抗震救災英雄譜:“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候選人事跡

時間:2008-06-16 09:01   來源:--新華網

  編者按:為充分反映災區少年兒童在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的臨危不懼、勇於救人的高尚品質,用他們的感人事跡激勵廣大未成年人奮發向上、健康成長,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組織開展了“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全國各地群眾踴躍提名,四川、甘肅、陜西、重慶4省市活動組委會認真推薦,主辦單位確定50位“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候選人。

  主辦單位6月16日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中國教育報等報紙和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青網、光明網、中國廣播網、中青線上、中國文明網等網站刊登候選人事跡,請群眾通過網路和手機兩種方式進行投票。投票從即日起到2008年6月21日24時止。

  四川省(41人)

  01 馬 健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能從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時,馬健和同學發現了被掩埋在廢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著大雨,悄悄回到學校,蜷縮著身子鑽進廢墟,用雙手將一塊塊磚頭刨開、運出去,又鑽進去,再鑽出來,匍匐著身體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腳漸漸地不聽使喚,但他沒有放棄。大約四五個小時過去了,雙手血肉模糊的馬健終於把向孝廉從廢墟裏刨了出來。緊接著,他又開始尋找其他倖存者。憑著打火機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兩位同學被水泥板壓住,但沒有大型工具無法營救。他立即趕到尚未倒塌的學生食堂,給他們找來水,幫助兩位同學堅持。

  02 馬小鳳

  馬小鳳,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馬小鳳從震後昏迷中醒來,用唯一能動的左手迅速檢查身體,發現後腦勺出血,就立即用書將自己的頭墊起來。做了這些自救,她聽到從廢墟右側的一堵墻壁外傳來同學殷少華呼救的聲音,便立即大喊殷少華,“不能哭,不能浪費能量”。隨後,馬小鳳調勻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雙腿從石縫中抽出來,去幫助殷少華。但因斷墻阻隔,未能成功。馬小鳳嘗試著大聲呼救,沒有聽到回應。她摸到了半截課桌腿,不斷敲擊頭上的水泥板,還是沒有回應。她用雙手和這半截課桌腿,在廢墟中艱難地開出道路,一點一點地向前移動了10米,仍無法找到出口。在這期間,她又聽到了同學曹健強、葛軻、薛肖的聲音。馬小鳳不時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勵,要堅持,千萬不能睡覺。經過近75個小時的等待,他們的呼救聲被救援人員聽到,4人被先後救出。

  03 王 波

  王波,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時,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靜下來,跨過去拔掉墻上的電源,又快速掰開已變形被卡住的門,讓同學們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裏最後一個同學離開,他自己才跑出去。隨後,王波投入到營救之中。在學校實驗樓下,他聽到呼救聲,用雙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聲音傳來,他順著廢墟的縫隙掏挖,開出一個僅能容身的小洞爬進去,把壓在同學身上的石塊一塊一塊地移走,將這名同學救出。他再一次進入廢墟,又發現了一個女同學。他迅速用腳抵住搖搖欲墜的石塊,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同學的上方,脫下上衣包住她的頭,把同學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學樓邊上,他發現一個男生被廢墟壓著,只剩下頭和手在外面。王波一邊搬移石塊,一邊高聲喊來附近的群眾,這名同學又被救出。手掌磨腫了,手臂被劃傷,鞋子也被鋼筋穿破,但王波仍堅持營救同學,一刻也不退縮。

  04 王 亮

  王亮,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王亮和另外兩名同學被垮塌的水泥板壓在二樓至三樓的走道間。他發覺左前方有光亮透進來,便和同學一起掙脫水泥板,從縫隙中成功脫險。隨後,王亮就開始尋找和救助其他同學。在救出一名同學後,他發現兩名女生被水泥板壓住,沒有工具,就用手刨,並找來2個群眾,一起將同學救出。他又爬進廢墟,找到了3名被困的女同學,並立即叫來救援人員和醫生,合力將她們解救出來。王亮的背部在營救同學時被嚴重劃傷,一直淌著血,右腳踝也在余震中受傷。地震當天的整個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著腳走路,幫助救人,共發現和幫助多名同學成功脫險。

  
  05 鄧清清

  鄧清清,女,14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當鄧清清被武警部隊的官兵搶救出來時,她還在廢墟裏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説:“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誠實而又堅強的話語,令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武警官兵們抱起她説,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06 申 龍、王佳明

  申龍,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王佳明,男,18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課的申龍、王佳明幫助老師快速組織同學們撤離。隨後他們又組織同學開展營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廢墟中救出4名同學。為便於救助垮塌教學樓裏的師生,他們組織同學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開了兩條路,一條專門走擔架,一條供救援人員進入。在王佳明和申龍等同學的努力下,總共救出20多名師生。他們還冒著余震給被困的同學送水,扶送受傷的老師去安全地帶。晚上八點,同學們自發分組,王佳明為第三組組長,參加運送傷員、遇難者遺體以及氧氣瓶和小型機械等。第二天早上,幫救援部隊抬帳篷、向受災群眾分發食物。向綿陽轉移時,由於所有老師仍在救災,申龍、王佳明擔任了臨時班主任,組織同學們安全抵達目的地。

  07 劉 剛

  劉剛,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時劉剛正在上歷史課,好多同學開始往走廊裏跑。劉剛高喊大家不要驚慌,趕緊用雙手護頭躲到課桌下,他卻被樓上掉下的水泥塊砸暈。醒來後,他首先想到要趕緊弄出一條通道,讓同學們趕緊離開。他爬到教室出口處,用拳頭猛砸堵在此處的水泥塊,終於打開了一個出口。由於出口很小,每次只能爬出去一個人。有的同學已經沒有爬出去的氣力,他就在通道裏邊托住同學的身體往外推送,另一個男同學在外接應。最後一名同學被一大塊磚石壓在腰上,劉剛竭盡全力把磚石搬開,抱著她爬出通道。他們剛出去,樓房再次垮塌,掉下的磚石砸在他們挪開的位置上。

  08 許中政

  許中政,男,9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學三年級學生。

  地震後許中政在廢墟下被擠在桌椅架起的空隙裏,受了輕微的皮外傷。他和小夥伴們説著話,隱隱聽到同在廢墟下的鄒老師的聲音,她在數“一、二、三”,讓大家一起喊救命。老師的聲音給他們增添了勇氣。許中政勸周圍的小夥伴,不要害怕,周圍這麼黑,就當我們在做遊戲,看誰勇敢,不怕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慢慢地覺得肚子餓、口渴的厲害。當他因饑餓昏睡醒來時,用嘴去啃那硬硬的桌子,把桌子想像成了速食麵。他帶頭和小夥伴們唱起了《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歌聲從廢墟中傳出,緊張救援的消防官兵迅速趕過去,從洞口遞進兩瓶礦泉水。許中政卻把水遞給了同學,自己則使勁地舔著乾渴的嘴唇。他們很快得救了。

  09 陽玉潔

  陽玉潔,女,12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學校六年級學生。

  地震時,陽玉潔反應很快。在老師的組織下,同學們迅速向樓外撤離。陽玉潔本可以最先跑下樓,突然看見已經衝出教室的王老師又返回去,她馬上站住,覺得自己應該為老師分憂。這時,強余震襲來,一片尖尖的玻璃正對著王老師砸去,她跳過去拉住王老師就跑。快到二樓時,她和王老師、還有幾位同學被摔倒在拐角的平臺上。陽玉潔的膝蓋受了傷,同學徐敏昏厥過去。陽玉潔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天花板,已經撕開拳頭大的裂縫。她急忙上前背起了比她高大許多的徐敏,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跑到樓外,隨後又衝上樓,扶著老師趕到安全的操場上。

  10 李 陽

  李陽,17歲,男,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5月12日下午,李陽正在北川縣委禮堂內等待表演節目。地震發生後,他隨著人群跑出,直奔學校。李陽跳上廢墟,焦急地喊著“我是李陽,我來救你們了,你們要挺住!”經過緊張的搜救,李陽發現了被壓在教室天花板下的廖波。李陽便用手去抬,天花板太重,難以搬動。他便鼓勵廖波説,一定要堅持住,我的好兄弟。13日早晨,救援人員進入北川。李陽立即喊來救援人員,並主動舉著輸液瓶,幫助醫療人員給廢墟下的廖波打點滴,直到廖波成功獲救。當天,李陽還與其他同學一起,徒手救出了四名同學。

  11 李劍波

  李劍波,男,14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民族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地震時,李劍波的座位離教室門口很近,他完全可以第一個衝出教室,可他卻退到門邊,不斷地把同學推出教室。當他回頭看到同桌還躺在教室、滿臉是血時,立即背起同學衝向操場。幾秒鐘後,教學樓的走廊垮塌。隨後,李劍波組織12個高個子男生組成擔架隊,把受傷的同學一個個送到醫療點,幫著消毒、包紮。最後一個同學的傷口包紮好後,他又不顧余震危險,與男老師一起搬運食品,在學校操場上搭建帳篷。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李劍波與部分師生到兩裏外的“溫井子”挑水、到山上拾柴,使700多名同學喝上了熱粥。下午,他自發組織同學到廢墟中救人,與一位母親合力救出她的兒子,又與十幾名同學救出一位同學的媽媽。

  12 楊 琳

  楊琳,女,14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二年級學生。

  教學樓坍塌後,楊琳被埋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利用這個空間,楊琳將兩名同學成功推到安全地帶,而自己卻被余震中滾落的石頭砸中,動彈不得。當她醒來時,看見廢墟中透出一絲亮光。借著光亮,她小心翼翼地把磚石挪開,勇敢而又艱難地爬了出來,隨即又昏倒在廢墟上。楊琳的骨盆、下巴、顱骨、雙腳等多處被擠壓砸中,經常會産生令人難以忍受的陣發性巨痛。可當人們走進她的病房時,看到她躺在床上,正和身旁的奶奶聊天,臉上沒有一絲痛苦和驚恐。

  13 楊松尚

  楊松尚,男,17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漩口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楊松尚迅速躲到墻角。教學樓下沉時,地板大角度傾斜,他從教室的這頭滑到另一端。此刻,楊松尚並沒有選擇逃生,得救人!他不顧一切衝向掩埋同學最多的地方,開始動手搶救。他狠命用手刨開碎磚,搬開壓在同學身上的磚柱和桌椅。第一個同學順利救出來了,他的手也磨破了。楊松尚依舊用力刨著,邊刨邊喊:“先救女生和傷重的同學”。聽到墻角處又傳來一聲微弱的呻吟,他馬上衝過去,一邊呼喊著同學的名字,激勵她,鼓勵她,一邊用盡力氣挖刨。這期間,他與老師和同學奮力救出了8名同學。

  14 何亞軍

  何亞軍,女,11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曲山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何亞軍和兩名女同學在廢墟下相互鼓勵,一定要挺住。被埋19個小時後,她們被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救援人員用長繩綁住礦泉水瓶,緩慢放繩遞給何亞軍,並叮囑她,“孩子,挺住,相信叔叔一定能把你們救出去!”由於亞軍和另一位同學牛鈺恰好是背對背,而牛鈺又被深埋在亞軍斜下方1米多處。她只能往後伸出手臂,拼命後仰傾倒礦泉水,“快喝,牛鈺!”身體後仰使壓著的腿很疼,但她還是不斷地給同學喂水。在被救援的50個小時裏,她給同學喂水120多次。何亞軍和牛鈺同時獲救。由於長時間擠壓摩擦,導致何亞軍的右小腿皮膚壞死,嚴重感染,在送往綿陽時,醫務人員建議截肢。經過與第三軍醫大學專家會診後,決定為何亞軍的腿部實施“減壓”手術,清除壞死組織。在醫院,她主動要了一張白紙,寫上兩個大字“感謝!”。她説,感謝從廢墟中救我的叔叔。

  15 何翠青

  何翠青,女,13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何翠青在廢墟中被埋三天后獲救。地震中,她本可以安全逃出,因為她平常有個習慣,午休時總會提前起床。地震發生時,她已經走出寢室,忽然感到腳下猛烈晃動起來。“地震了”,何翠青趕緊往外跑。沒跑幾步,她突然想到:寢室內還有14位姐妹在午休,得趕緊叫她們去!何翠青毫不猶豫地轉回身,邊喊:地震了!地震了!邊去叫還在午休的同學。大家趕緊下床往外跑。但沒等跑出多遠,在一陣搖晃中,學生宿舍樓轟然倒塌,何翠青和同宿捨得姐妹被壓在廢墟下。她們互相鼓勵著,約定要好好活下去,並輪流呼救以保存體力。三天后,何翠青終於被救了出來。當天晚上,她接受緊急救治。不過,由於被埋時間太長,右小腿已發生壞死,被迫做了截肢。何翠青“把希望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全校師生。

  16 宋 雪

  宋雪,女,12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土門小學五年級學生。

  5月12日地震來臨時,作為值周學生幹部的宋雪正在檢查午睡,她馬上大聲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並迅速跑出了教室。學生們聽到呼喊,快速衝出教室,奔向操場。宋雪透過窗戶,看到教室裏有兩名同學還趴在桌子上,她大聲呼喊:“曾雨、韓潔,地震了。快出來,快出來!”熟睡中的她們沒有聽到呼喊。宋雪立即衝進教室,將兩位同學搖醒。兩人迅速衝出教室,奔向了操場。

  老師開始清點人數,發現全班只差宋雪,當即成立搜救組,到廢墟裏尋找。第二天上午,當救援人員在教室後門僅兩步之遙的地方發現宋雪的遺體時,她仍然保持著衝向門口的姿勢。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宋雪將生的希望給了同學,自己卻永遠地離開了。

  17 張 博

  張博,男,藏族,18歲,四川省阿壩州理縣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張博在衝出教室後又跑回去,看到本班同學都已安全撤出,又冒著余震,主動到別的班級救人,把一名女老師扶下樓,確認教學樓裏無人後才離開。震後不久開始下雨,他迅速跑回家,拿出所有的衣服給同學穿。然後和大家一起在操場上搭帳篷。同學們進了帳篷,他卻帶著幾個高三的男生,處理棚頂的積水。晚上,同學們都睡了,他卻到處查看,清理帳篷積水。白天,他到學校臨時搭建的食堂,幫助找柴、運柴、洗菜、洗碗、打水,開飯時幫助維持秩序,還主動對學校廁所、垃圾桶進行消毒,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

  18 張 強

  張強,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小學三年級時,一場車禍奪走他左手的五個手指,雙腿也因為手術變得一長一短,成了一個殘疾人。

  張強的教室在四樓,當他跑到三樓時,地震已將教學樓扯開了無數裂口,磚頭、水泥塊、樓板開始垮落。他看到了樓外的升旗旗桿,縱身越過三樓的陽臺,死死的抱住旗桿,平安地滑到地面。脫險後,他立即跑向廢墟救人。沒有工具,只能用手,左手不行,他就用右手。挖出一個同學,他就背起跑向操場。當救助隊來時,張強已經從廢墟中救出了四名同學。而他的右手被劃出了無數道血口,身上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第二天早上,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張強報名參加了志願者。現在,他正在成都、德陽和金堂等地,進行志願服務。

  19 張興成

  張興成,男,13歲,四川省阿壩州茂縣鳳儀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張興成在街上找到了弟弟,並把弟弟交給親戚看護,然後立即和大人們一起參加抗震救災。他和幾個同學齊心協力、共同搶救廢墟裏的一個孩子。但救出這名孩子後,下面還有一個小女孩。一個同學抱起救出的孩子送往醫院,張興成則和其他同學一起,繼續用雙手清理被埋女孩周圍的磚塊,將她從廢墟中救出。在抗震救災中,張興成表現得非常主動。當見有人在搭帳篷時,他會自覺上前幫忙;當聽説老年人需要人照顧時,他會積極地趕過去,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0 張庚傑

  張庚傑,男,8歲,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下寺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張庚傑在離學校不遠的街道上,突然看見前面一位同學在朝一堵即將倒塌的圍墻走去。他一邊高喊“圍墻要倒了,趕緊閃開”,一邊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拉開那位同學。這時,兩米多高的圍墻倒塌,同學被掩埋,張庚傑的左腳也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他一邊艱難地爬向被埋的同學,一邊高聲呼救:“快來人啊!有位同學被壓在圍墻下了。”聞訊趕來的老師見張庚傑的左腳被砸,血流不止,馬上抱他去醫院。他卻指著倒塌的圍墻焦急地説,“快,有位小同學被壓在圍墻下,先去救他。都怪我跑慢了,沒能把他推開。”

  張庚傑的左腳掌前端被切除。但他卻説,比起地震中死去的同學,我幸運多了。我一定會堅強地面對生活。

  21 張春玲

  張春玲,女,13歲,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

  3歲時的一次意外,讓張春玲面部重度毀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根手指每根都只剩兩節。地震發生後,正在向校外跑的張春玲聽到身後同學的求救聲,立即停住了腳步,迅速返回去救人。“小妹妹”杜艷梅被樓板壓住,張春玲因人小力薄,怎麼也抬不動,她就捂住同學的頭止血。另一名同學也在呼救,張春玲趕上前去,將同學背到麥田邊。之後,她馬上跑去找來幾個群眾,共同把杜艷梅救出來,而張春玲的肩膀卻被掉落的石塊砸傷,鮮血順著手臂流淌。5月19日,“帳篷學校”開學了,張春玲和停課7天的460余名同學又走進了課堂。

  22 陳 浩

  陳浩,男,12歲,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陳浩和同學們趕緊向樓下跑,穿過樓邊的升旗臺,到達了安全地帶。他轉頭一看,身後的一個女同學還站在升旗臺的高墻前,而那堵高墻眼看就要坍塌。陳浩奮力跑過去,一把將她推開。三、四米高的磚墻倒塌了,女同學安然無事,而他自己的背部和雙腿被埋在瓦礫之中。被救後,陳浩的雙下肢骨折、腰椎多處骨折、背部幾無完好、出現肺挫傷和肺出血。在最初清理傷口的時候,沒能及時用上麻藥,可他都堅強地挺了下來,愣是沒有哭出一聲。陳浩説,“我不後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會感到慚愧”。

  23 佘友富

  佘友富,男,17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漩口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5月12日地震時,佘友富正在5樓教室上課。突然間,頭頂的一根橫樑斷裂,猛然彈起的課桌重重地撞在他的背上,他當即陷入昏迷。佘友富被同學們的叫聲驚醒,他發現自己被壓在一堆磚頭和混凝土下,動彈不得。師生們使勁搬開磚頭和混凝土塊,將他從廢墟中搶救出來。

  半小時後,點名發現班裏還有兩名同學被壓在廢墟下。班主任決定立即組織營救。佘友富不顧身上的傷痛,毫不猶豫地舉手報名,“我已經死過一回了,還怕什麼!”聽到一名女生的呼救聲,他和幾個男生循聲搜尋,發現她和另一個男同學被混凝土塊壓在同一個地方。佘友富和同學們冒著余震引發再次垮塌的危險,拼命地挖刨廢墟,成功救出了這兩名同學。

  24 鄒雯櫻

  鄒雯櫻,女,12歲,藏族,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鄒雯櫻作為班長和學校少先隊大隊長,一直主動幫助老師組織同學撤離,她卻自覺留在最後。當時鄒雯櫻已經跑到二樓樓梯口,為了返回救助其他同學,她卻再也沒能回來。當救援人員發現鄒雯櫻時,她還緊緊攙扶著一位同班同學。鄒雯櫻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年級第一名,還自學繪畫和音樂,愛好體育。4月底曾代表學校參加汶川運動會,100米和200米都拿了名次。以她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跑出去。

  25 林 浩

  林浩,男,9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林浩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裏,他被從上面滑落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作為班長,在被埋廢墟時,他帶領同學一起唱歌,戰勝恐懼。爬出廢墟後,發現一名昏倒的女同學,他立即把同學背到安全地帶。緊接著,他又一次返回廢墟,救出了另一名受傷的同學。在搶救同學的過程中,林浩的頭部被砸破,手臂嚴重拉傷。醫生給他檢查完身體後,他拒絕救助站人員幫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從映秀鎮步行7個多小時,安全撤離到都江堰。

  26 歐陽宇航

  歐陽宇航,男,17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歐陽宇航所在的班正在上英語課。他主動配合老師疏導同學朝樓下操場跑去。當他跑到3樓時,發現5樓其他兩個班的同學沒下樓,便立即返身衝進其中一間教室大聲呼喊:“同學們趕緊向樓下跑。”幾位女生躲在書桌下,歐陽宇航衝進去,把她們帶出教室。隨後,他又衝進另一間教室,發現門後站著五六名女生還沒有撤離,“可能還有餘震,趕快跑到操場去!”他拽起前面兩位女生跑出教室,後面的女生也跟著跑向樓下。跑到樓道口,歐陽宇航又進入一間教室查看,發現一位女生還躲在書桌下。任憑怎麼勸説,就是無力挪動腳步,他迅速將這位同學背出了教學樓。班主任羅家平老師説,歐陽宇航疏散了100多人。

  27 鄭小鵬

  鄭小鵬,男,13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紅白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鄭小鵬與倖存的老師和同學,一起用手刨開廢墟上的磚塊,抬起水泥板,努力營救同學。下午4點左右,鄭小鵬發現一個被埋在水泥板下的同學。水泥板裏有鋼筋,相互膠著在一起,用手根本無法抬開。正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鄭小鵬迅速跑到街上,從被壓在瓦礫下的鐵匠舖裏,找來了可以截斷鋼筋的工具。大家一起將一根根鋼筋截斷,搬開水泥板,將同學成功救出。

  28 趙 彬

  趙彬,男,15歲,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茶坪初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趙彬一邊叫同學快跑,一邊迅速跑向操場。猛烈的晃動剛過,他便奔向已成為廢墟的男生宿舍,與其他同學一起,將受傷的同學彭雲從瓦礫中救出。接著,他又從呼救聲中判斷出位置,衝向八年級1班的男生宿舍,盡力搬走磚石碎塊,營救廢墟下面的同學。老師們趕來後,看到過於危險,又沒有大型工具難以施救,幾次強行命令,趙彬等同學才離開了廢墟。

  12日下午,趙彬隨全體同學一起轉移時,又主動和部分同學將受傷的同學抬到就近的醫療點。13日淩晨,他冒著余震危險,與其他同學一起轉運學校廚房的礦泉水和食物。

  29 賈 龍

  賈龍,男,16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賈龍正在教室裏埋頭寫作業。教室坍塌後,他被埋在廢墟下。在別人的幫助下,他堅強地爬出廢墟。獲救後,他不顧身上的傷痛,與倖存的老師及趕來的家長一起,搜救廢墟裏的倖存者。這時,突然聽到了妹妹的求救聲,他趕緊用手搬開水泥板,將妹妹成功救出。然後又轉身跑回,繼續救援他人。他先後救出三名同學,並將受傷的班主任老師背離危險地帶。

  30 高志軍

  高志軍,男,16歲,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平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高志軍迅速撤離到操場上。成功脫險後,他聽到“救我、救我”的微弱呼救聲,便不顧余震威脅,衝進廢墟,高喊:“這裡埋有人”。同趕來救援的老師們一起用雙手扒開廢墟。手劃破了,流血了,依舊挖個不停。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兩個同學終於露出了頭部。他們加緊清除周圍的碎石殘磚,使兩位同學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大家用盡全力,將壓在同學身上的預製板和混凝土塊抬出,兩名同學被成功救出。

  31 莘長林

  莘長林,男,7歲,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永安壩村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莘長林和幾名同學被埋在了廢墟裏。他看到身邊嚇得大哭的幾個小朋友,就不停地鼓勵他們不要哭,要想辦法逃出去。隨後,就用稚嫩的小手使勁搬開壓在同學們身上的磚塊,把劉青鵬、陳方、王飛等三位同學拉到空隙較大的地方。他貓著腰四處查看,發現一個方向有光照進來,便匍匐身體前進。在弄清楚是一個沒被完全掩埋的窗子後,莘長林率先爬了出去,在窗外大聲喊:“陳方,陳方,快到這裡來,我拉你們,這兒可以出去。”他一個接一個地把幾位同學拉出來,大家手拉手爬到廢墟的頂部。在老師和群眾的幫助下,幾個孩子安全獲救。

  32 卿靜文

  卿靜文,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搜救隊員在教學樓最左邊的夾道下發現了卿靜文。由於現場情況過於複雜,救援工作進展艱難。約兩個小時後,搜救隊員在上方清理出一個開口,可以探進去半個身子。當醫護人員小心避開障礙物,探身進去給渾身是血的卿靜文注射止疼針時,她一滴眼淚沒掉,而是用微弱的聲音説,“阿姨快出去吧,這裡太危險了!”因為怕掉下的石塊再次傷害到她,搜救隊員用雙手掏、用肩膀扛,終於打開通道,救出了卿靜文。卿靜文失去了一條腿,但卻表現出了堅強的意志和寬廣的博愛之心。

  33 黃 霖

  黃霖,男,13歲,四川省綿陽市安縣桑棗鎮幹柏村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擔任值周生的黃霖正在學前班教室外檢查午休紀律。眼看搖晃的教室快要倒塌,裏面的小孩子還沒跑出來,黃霖不顧自己的安危,飛快地衝進教室,抱起一個熟睡中的幼兒就往外跑。一趟,兩趟,三趟……屋頂的瓦片、磚頭不停掉落,他的身影快速穿梭在教室和操場之間。當幫著老師把最後一個小孩抱出教室時,黃霖已經累得渾身無力。地震剛過,他又主動向老師請求把同學們帶到指定的安全地點。當有人詢問他救出了幾名學前班孩子時,他搖搖頭説,“我也不知道”。

  重建校舍時,黃霖又組織幾個同學回到學校,冒著烈日和大人們一起幹活,幫工人遞工具,幫老師搬磚頭,搬桌椅,清理廢墟。老師讓他回去,可黃霖説,“不,我們多幫忙做點事,學校就會早一點修好,我們就可以早一點上學了”。

  34 康 潔

  康潔,女,11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康潔和同學們正在教室上課。就在教學樓即將倒塌的瞬間,她選擇了跳樓逃生。康潔説,“就那麼白白地死在教室裏,還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教學樓前面是操場,後面是菜地。“操場上是水泥地,摔下去肯定死;菜地裏都是黃土泥巴,跳下去還有一點希望。”康潔從樓上跳下去時,還想著讓屁股先著地。濕軟的菜地救了康潔,她只有腿被劃傷。剛剛跳下來,房子就塌了,很多老師都被壓住。康潔衝進倒塌的教學樓,奮力搜救被困的老師和同學。在救援人員帶領下,師生們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35 梁 強

  梁強,男,16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學高一年級宏志班學生。

  地震發生時,梁強在老師的組織下安全脫險。當聽説他的初中母校向峨中學房屋嚴重垮塌時,就跑了10多公里路,一個多小時後趕到向峨鎮。知道父母都安全,他急忙趕到向峨中學,去尋找自己的老師。梁強和大家一起,在學校廢墟上用雙手刨灰渣、搬磚塊。聽見廢墟裏傳來呼救聲,梁強馬上跑過去安慰他們,鼓勵他們,幫他們穩定情緒,“要堅持住,馬上就會有更多的人來救你們”。救援的武警官兵到達後,立即展開搜救。梁強主動去登記和協助辨認遇難師生遺體,一連五天,他一直守在操場上。救援人員清理完廢墟後,他又主動幫助搬運救災物資,進行環境消毒,維護村裏秩序。

  36 韓加育

  韓加育,男,18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職業高級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韓加育正在上學路上。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很焦急,卻又走不動,便幾個箭步從倒塌的圍墻上衝過去,把人攙扶到安全地帶。返回時,又見到一位渾身是血的老太太呼喊“救人”,説倒塌的房屋埋了她家中的4口人。韓加育立即趕到廢墟,發現一對母子被埋。他不顧余震的危險,用手奮力扒開磚頭、瓦礫,手指劃出鮮血,身上被砸,但他始終堅持著,終於把這位婦女搶救出來。隨後,他又將這位婦女送到安全地帶,並將這裡的情況告訴了2名武警戰士。

  37 甯加馳

  甯加馳,男,15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甯加馳被埋在廢墟裏。他雙膝跪在地上,頭和左手被死死地壓著,動彈不得,也無法正常呼吸。在離他大約3米遠的地方,一堆相互交錯的預製板之間有一個可容一人出入的洞。“我要過去”,甯加馳不停地扭動脖子,左臉被擦破,終於可以將頭側過來,也能自由呼吸了。這時,右邊傳來求救聲,“甯加馳,救救我”,説話的是同學曾婧。甯加馳伸出能活動的右手,幫助受傷的曾婧一點一點移動過來,躺在自己蜷起的膝蓋和肚子之間的空隙裏,希望這樣能給她最大的保護和幫助。地震5個小時以後,甯加馳被救出。之前,曾婧也已經被成功救出。

  38 雷楚年

  雷楚年,男,15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時,雷楚年剛下化學課,他迅速跑到一、二樓之間的樓梯拐角處。這時,迎面碰到正往樓上衝的班主任陳冬老師。雷楚年意識到老師是要回去救同學,於是就迅速跟上,跑回二樓的教室,發現有7個同學蹲在教室的墻角邊。他指揮同學們用力扶住樓梯的護欄,帶著他們往樓下衝。跑了幾步,發現只有6人,還少一個!他急忙返回去,一個女同學由於驚嚇過度,正蹲在門口,怎麼拉她都不動,雷楚年抱起這位同學衝到樓下。幾秒鐘後,教學樓垮塌。

  雷楚年回家看了看,就又偷偷跑出來,當了一名志願者,給救援隊伍帶路,幫助搬運救災物資。

  39 熊弼呈

  熊弼呈,男,13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禹裏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中,最後一個衝出教室的熊弼呈跑到樓梯口時,樓梯已裂開一道2尺寬的口子。被困于二樓的他機智地抓住伸進樓梯的一根樹枝,縱身一躍,抱住樹榦滑到地面。到操場還沒站穩,就聽到一位家長呼喊孩子。他趕忙詢問,得知一個叫劉紅的同學不在操場。他迅速衝上了另一座教學樓。在坍塌的教室裏,沒發現人,又往回跑。在樓梯轉彎處,看見一位老師正在刨磚頭,他立即跟著一起刨,很快救起了這位同學,把他背向操場,交給醫護人員。隨後,他再次跑回救援現場,“下面有人嗎?”一個微弱的聲音傳來,他循聲望去,發現樓道中有一名女同學的右腿被倒塌的磚墻壓住,不能動彈。他用雙手搬開磚石,扯下自己的紅領巾為她包紮傷口,背著她跑向操場,女同學得到了及時醫治。

  40 薛 梟

  薛梟,男,18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5月15日19時左右,救援人員發現薛梟和一位女生被埋在由幾塊倒塌預製板形成的狹小空間中,身體沒有受到致命傷害。武警戰士告訴現場的記者:“那個小夥子受傷嚴重一點”,薛梟聽到後卻堅持説“你們先救她”,女學生説“不,先救他,他的傷勢比較重”。救援人員立即展開緊張搶救。為了分散薛梟的注意力,救援人員問他“出來後想幹什麼?”他説想喝可樂,最好是冰的。22時,女學生在救援人員的攙扶下,走出了廢墟。23時,薛梟被救援人員緩緩抬出。此時,他被埋在廢墟下已80個小時。住進醫院後,薛梟的右手因氣性壞疽而需要高位截肢。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自己用大拇指在手術同意書上按手印“簽字”。

  甘肅省(4人)

  41 王 磊

  王磊,男,12歲,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學校四年級學生。

  地震突然襲來時,王磊同學積極配合老師,緊急把同學們疏散到了操場。在劇烈晃動中,學校圍墻隨時可能倒塌。此時,站在圍墻跟前的4位同學卻渾然不知。王磊箭步衝上前去,大喊“快走”,用盡全力將這幾名同學推開。同學們安全了,3米多高的圍墻倒塌了,王磊被壓住了腿。老師們迅速撲上去搬走水泥磚塊,將王磊解救出來。他的左腿被砸得血肉模糊,被送往醫院緊急治療,因左小腿已成粉碎性骨折,不得已進行了外傷性截肢。

  42 曲柄年

  曲柄年,男,14歲,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二中七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曲柄年看到學校不遠處有2名小學生和一位送孩子上學的老奶奶被砸在廢墟裏。他立刻跑上前去營救。沒有工具,就用稚嫩的雙手不停地刨、不停地挖,把被砸的學生從廢墟中救出。這時,有幾名小學生站在學校前的臺階上,不知道隨時都有被砸傷的危險。他立即上前,拉著他們跑到學校操場。從學校出來後,他又看到幾名被地震驚嚇的小學生趴在小樹上不敢動彈,趕忙上前把他們扶下來,帶到安全地帶。

  43 韓貴霞

  韓貴霞,女,15歲,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東山鄉石家山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之際,韓貴霞迅速衝入二年級教室,攙扶起弱小的同學,帶領大家往外跑。教室裏還有學生,她第二次衝進教室,抱起房婷燕同學,快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幾個被嚇的女同學仍沒跑出來。面對馬上就要倒塌的教室,韓貴霞第三次衝回這間教室,拉著她們跑了出來。接下來的幾天,她在家中經常向左鄰右舍宣傳防震知識。在學校,她積極和老師們清理校園安全隱患,把學習用品從廢墟中翻揀出來送還給同學。周圍有小同學或小夥伴時,她總是提示他們,到安全的地方玩耍。當她得知地震有可能造成水源污染時,就和小夥伴一起,用鐵锨、镢頭清理水源,看管牲口,防止水源破壞。

  44 童世強

  童世強,男,13歲,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祁山鄉中王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來臨時,童世強不顧個人安危,直奔教室右側的村黨支部活動室。他知道,那裏還有學前班的兒童正在休息。房子裏的32名兒童,最大的6歲,最小的只有4歲。童世強抱起一個孩子就往院子中央跑,放下後又馬上折回抱第二個。仿佛像衝刺一般,他拼盡全力疾奔不止。一個、兩個、三個……身高不足1.6米的童世強咬著牙,拼著勁堅持,先後有7名孩子被他從屋內救出。當他把最後一個孩子救出時,拱門墻倒塌。在童世強和他人的拼力搶救下,32名兒童無一傷亡。

  陜西省(3人)

  45 王 博

  王博,男,11歲,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

  地震使整個教室劇烈晃動,班長王博迅速打開教室後門,高喊“後排同學從這裡往外跑”。一個同學摔倒在臺階上,已衝到前面的他又跑了回來,幫助學生撤離。這時,王博聽到學前班的教室裏發出孩子們的哭喊,他立刻跟隨老師們衝進去,上前抱起一個小孩跑往操場,馬上折回抱第二個,直到救出最後一個,他自己也記不清救了多少個小孩。

  災情發生後,王博主動組織附近的學生分組學習,宣傳防震自救知識。他還將自己僅有的幾元零花錢和部分衣物、學習用品捐出,支援救災。

  46 劉 潮

  劉潮,男,11歲,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高臺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正在準備上課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迅速撤離教室。劉潮已經走到門口,發現有腿傷的任子秋還在座位上。他趕緊跑上前,背起任子秋向外跑。樓房在劇烈地抖動,背著與自己同樣體重的同學,劉潮走得十分艱難。他緊咬牙關,在老師、同學們的幫助下,奮力將任子秋背到了操場。有人問他,地震時你已經走到教室門口又折回去,難道不怕?劉潮説,同學嘛,就應該互相幫助,即使有危險,也要一起走。

  47 張 強

  張強,男,12歲,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巨亭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正值這所寄宿制學校的午休時間。校長和老師立即組織同學們迅速撤離。張強跑出來後,卻又立即衝回了宿舍。房屋隨時都有可能坍塌。張強,張強,老師們大聲呼喊。原來張強準備往外跑時,叫醒了身旁的郭明玉同學,只記得他答應了一聲,出來後並沒有見到他。於是,他又回去,竭盡全力背出了自己的同學。

  重慶市(2人)

  48 王 彬

  王彬,女,8歲,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在教室的王彬一邊喊“同學快跑”,一邊也跑向室外。逃生後,教學樓一側垮塌。她迅速返身尋找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就在這時,教學樓另一側也塌了,一根水泥橫樑砸在了她的右臂上。王彬受傷後,很少哭過。每當疼得厲害時,就緊緊握住爸爸的手。傷口拆線時,她咬緊牙關,憋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喊一聲。王彬同病房的一個男孩,左腳受傷骨折,一直悶悶不樂。她就像姐姐一樣主動給他唱歌。聽著聽著,男孩笑了。

  現在,王彬堅持天天用左手練字、畫畫。她説,我每天要練習一個小時,等傷口好了,就回到學校好好讀書。

  49 王 樊

  王樊,男,12歲,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班長王樊像平常組織班裏活動一樣,與老師一道,沉著地安排同學們有序而迅速撤離教學樓。教學樓垮塌時,王樊剛好從四樓跑到二樓,已辨不出樓道出口的位置。他看見一棵大樹離過道欄杆不遠,當即縱身一躍,抱著大樹順勢滑到地面。當發現垮塌處有人在呼救時,他奮身衝進刺鼻的塵霧中,雙手不停地挖刨,移開灰土和瓦礫,在迅速趕到的老師們共同努力下,兩名受傷的同學得救了。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