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新聞背景:近年來中國的重大撤僑行動

時間:2010-01-27 15:1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7日電(記者王宇丹)經多方努力,27日早晨,48名滯留海地的中國公民(包括1名臺灣同胞)搭乘中國政府運送赴海地醫療防疫救護隊的民航包機平安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以下是近年來中國實施的幾次重大撤僑行動:

  2006年4月8日,索羅門群島發生騷亂,唐人街60多家華僑華人店舖被焚。數百名中國僑民遭受嚴重衝擊。外交部連夜啟動應急機制。在各有關部門和廣東省政府密切配合下,中方派包機將僑胞分四批從索羅門群島撤至巴布亞紐幾內亞,再由國內起飛的政府包機專程將310名僑胞撤回廣東。4月25日淩晨,大規模撤僑行動成功結束。

  2006年4月底,幾百名被東帝汶國防部開除的士兵在首都帝力舉行示威並引發騷亂,隨後東帝汶局勢逐步惡化。中國駐東帝汶使館安排200多名僑胞進入使館避難。5月29日,中國政府派出兩架包機飛赴東帝汶,于當日順利接回243名僑胞,並進行了妥善安置。

  2006年7月12日以來,黎巴嫩、以色列發生武裝衝突並持續升級,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嚴重危及中國在黎公民的安全。外交部和駐黎巴嫩、敘利亞、塞普勒斯等使館密切配合,分批安全撤離在黎中國公民共計167人,其中包括7名香港同胞,並安排他們儘快回國,順利完成撤僑任務。

  2006年11月16日,東加首都努庫阿洛法發生大規模騷亂,300多名僑胞希望政府協助他們即離東加回國。外交部于11月18日緊急派出工作組赴東加實地了解情況。11月23日,中國政府派包機協助193名老弱婦孺僑胞離東加經斐濟回國並進行妥善安置。

  2008年1月,查德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發生激戰。中國在查德僑胞和中資機構人員生命財産受到嚴重威脅。外交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在駐查德使館的協助下,200多名中資機構人員和僑胞自查德邊境安全撤至喀麥隆境內。2月初,查德首都局勢進一步惡化。當時仍有近100名僑胞尚未撤離。駐查德使館留守組安排在查德的23名中國僑胞安全轉至加彭首都利伯維爾,並與留在查德的中國僑民保持聯繫,協助他們撤至安全區域。

  2008年11月25日晚,泰國曼谷國際機場因反政府示威活動被迫關閉。11月28日中午,中方滯留泰國公民已達千余人。自11月29日中午起,中國政府連續派出四批共十二架次飛機赴泰國,安全接回3346名中國公民,其中包括18名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遊客撤離行動。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