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地重建現曙光

時間:2010-01-27 15: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加拿大蒙特利爾1月26日電 綜述:海地重建現曙光

  新華社記者張大成

  關於海地震後重建的部長級國際會議25日下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閉幕。會議發表的主席聲明説,與會者制訂了援助海地的原則和行動路線圖,強調在尊重海地主權的前提下向海地提供長期援助。這讓遭受地震重創的海地看到了重建的曙光。

  海地當地時間1月12日發生強烈地震,使海地遭受巨大的生命和財産損失。海地政府22日公佈的損失報告説,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11萬,另有近20萬人受傷,5.5萬戶家庭受災。眼下,搜救行動基本結束,重建工作將成為重點。

  因海地政府機構在地震中陷於癱瘓,加之本就十分貧困,該國急需國際援助才有望啟動艱巨的重建工作。正是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召開了海地問題國際會議。與會的國家有海地之友集團成員,以及多明尼加、西班牙、日本等國。此外,美洲國家組織、加勒比共同體、歐盟、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也派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因受災面積大,受災人口多,海地人道主義形勢目前十分嚴峻。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霍姆斯在會上指出,海地的救援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全國約300萬人受災,但迄今只有約50萬人得到了救援;目前約有150個醫療單位在現場實施救治,這遠遠滿足不了急需手術治療的需要,更不要説海地的醫療基礎原本就很脆弱,緊急救援至少還需要持續12個月;飲用水供應只能滿足約20萬人,至少還有50萬人急需供水;只有約50萬人領到了食品,至少還有200萬人食不果腹;在雨季和颶風季節即將來臨之際,災民只得到了約4萬頂帳篷,至少有100萬人露宿街頭。

  針對上述災情,與會者制訂了一份實現海地重建和發展的路線圖,一致同意為海地人民提供迅速而有力的援助。行動路線圖包括幫助恢復海地政府的運作能力,使其能履行管理的責任並與人民廣泛接觸;儘快進行災後重建需求的評估;今年3月在海地政府主導下,在聯合國總部再召開一次援助海地的國際會議;在此之前,召開若干次技術性會議以制訂指導重建和發展工作的行動計劃,並建立跟蹤行動計劃執行情況的機制。

  會議還制訂了海地援助原則,其內容包括:尊重海地國家主權、要有海地人民參與重建、援助要與海地政府的優先項目保持一致、援助工作要在海地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等。

  這次會議是以閉門形式舉行的,外界一時無法了解與會者在援助海地的問題上是否存在分歧。此外,會議不明確公佈各國捐助資金和物資額度的做法也讓人感到疑惑。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國的外長在記者會上對此做出的解釋是:援助者不是對受援國施捨,而是與其合作,不提援助額度是因為需要通過深入調查評估才能確定額度。

  總之,這次會議凝聚了國際社會的共識,在海地遭受重大災害時及時伸出了援手,使海地看到了重建的希望。但是,有關援助計劃的具體落實以及援助效果尚有待觀察。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