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探訪海地地震重災區

時間:2010-01-26 10:51   來源:新華網

  1月21日,地震受災民眾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家樂福地區的一個臨時帳篷裏玩耍。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強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海地萊昂加內1月24日電通訊:探訪海地地震重災區

  新華社記者欒翔 黨琦 林杉

  12日,一場芮氏7.3級的強烈地震襲擊了加勒比島國海地。聯合國評估小組在勘查後宣佈,首都太子港以西29公里處的小鎮萊昂加內是此次地震中受損最嚴重的地區,基礎設施損毀程度高達近九成。迄今強震已經過去12天,新華社記者一行前往萊昂加內,親眼見證了這場強震造成的創傷和當地人對災後重建的期待。

  出發前,出生在萊昂加內的利卡爾蒂莫魯內爾在太子港告訴新華社記者,地震發生之後,他立刻趕回家鄉,發現祖屋全部坍塌,父母均已罹難。悲痛之餘,他決心將自己的余生全部投入到海地重建事業中,特別是首都之外的“被遺忘的地區”。這些地區長久以來未得到足夠的關注,是海地最貧困和落後的部分。

  莫魯內爾説,自己的故鄉是一個安謐平靜的小地方,人們以種植甘蔗為生,生活貧困但是樂觀、善良。他説,如果能夠得到資金和技術扶持,那裏也一定可以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地方。只是天災無情。

  在前往萊昂加內的路上,隨處可見地震災民建起的臨時營帳,人們坐在加勒比熾熱如烈焰的陽光下,或閒聊,或烹飪分得的賑濟食品,表情平靜。孩子們笑顏天真,追逐戲耍,仿佛地震只是一場噩夢。見到記者,當地人露出潔白的牙齒,送上親切的微笑,用當地土話問候一聲“可好?”,讓人心裏暖暖的。

  從太子港一路往西,行得越遠,建築的損毀程度越甚,到了萊昂加內,已幾乎看不到完好的建築。建築物在地震波的強烈衝擊下扭曲、碎裂,甚至變為一堆看不出原本形狀的磚石碎屑。

  在田野的平坦之處,當地人建起臨時避難所,山羊、牛、馬等牲畜被拴在倒塌的房屋廢墟前,悠然自得地啃食貧瘠的植被。聽到車輛經過的聲響後,穿著漂亮短裙的當地女孩子們笑著出來觀看,她們追逐記者的車,用土話克裏奧語詢問:“你從哪來?”“你給我帶來了什麼?”人們坐在毀壞的家園前,不顯得悲傷,也沒有對命運不公的憤懣。他們在耐心等待救援的到來。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