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湖南”是“強盛”湖南的必經之路

時間:2011-04-06 21:44   來源:紅網

  近日,在圓滿結束對澳門的訪問後,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率團抵達香港。全國政協委員陳振東和林德亮、鐘健國、張佐姣等40余位省政協香港委員、香港湖南商會代表參加座談。徐守盛表示:“敞開胸懷,展開雙臂,促進開放發展”,表達了湖南省委省政府以建設“開放湖南”,打造“強盛”湖南的決心。

  “敞開胸懷”是“強盛”湖南的前提。這次,湖南省長對港澳的“馬不停蹄”的訪問,其實就是“走出去”的戰略,目的就是要“引進來”,就是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湖南、宣傳湖南、投資湖南,積極推動湘澳、湘港的交流合作。當今社會已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經濟也是開放性的經濟!誰先走出去,誰就可能抓住先機;誰多合作,誰就可能雙贏甚至多贏!必須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擴大開放、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前提,切實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觀念的更新推動工作的突破,以理念的提升帶動開放的擴大。必須堅持消除封閉自卑、無所作為的心態,超越自然環境造成的地理局限,擺脫自然人文資源得天獨厚的潛意識陶醉,發揮湖南“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精神,敢冒風險,勇於創新、勇於競爭,在開放合作的領域上進一步學習領會相關投資政策,凡是國家沒有明確禁止的行業、領域都要向外開放,凡是有礙于外商合法投資的政策限制和條條框框都要及時清理、堅決打破。

  在這方面,湖南的“法治湖南”建設,從制度層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探索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擴大開放的內涵,不僅注重開展經濟往來,大力引進資金、項目,還要廣泛開展科技、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交流,使經濟合作與其他各方面的交流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堅持樹立“人人都是軟環境”、“事事都是軟環境”的思想,增強親商安商扶商富商意識。根據市場經濟開放性原則,我們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全方位的開放經濟制度,目的是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學習和借鑒包括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切人類文明成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市場經濟這種開放性原則,使我們全面地打開了國門,只有立足本省實際,不照搬照抄,在開放中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萬眾一心、同心同德,才可建設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展開雙臂”是“強盛”湖南的關鍵。擴大開放,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是事關我們建設“強盛”湖南的大局,事關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是一件非快抓不可、非狠抓不可的大事。要抓好這件大事,必須堅持樹立開放的發展理念。當前,湖南正努力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只有恒基兆業等國際知名企業進一步參與湖南經濟建設,才可能實現合作共贏;更加自覺地統籌湖南的發展與對內對外開放與合作,積極主動地參與省內外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湖南的“法治”制度全國試點建設,把深化改革作為擴大開放的必要保障,消除了影響開放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為對外開放創造了必要條件和制度保障。當前湖南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了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落實投資審批制、核準制和備案制,引導了投資方向,提高了投資效益。同時,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擴大開放的關鍵舉措來抓,把良好環境作為品牌,作為競爭力,作為發展後勁來抓,創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使湖南逐漸成為世界各地大企業來投資的熱土,在更好地吸引資金、項目、人才和技術方面,結出了纍纍碩果。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班人一直堅持以更加開闊的眼界、更加寬廣的胸懷、更加務實的作風,把湖南的發展放到全國甚至全球發展大局中去分析和謀劃,使思想觀念、政策措施、工作方式更好地適應了對外開放的要求,提高了與外界打交道的能力,求同存異、進取參與、合作互贏,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開放的重中之重,在招商引資的範圍上進一步推進對內對外的全方位開放,把擴大開放的實際效果體現在利用外資上,落實到具體項目上,提高了招商引資的成效。不久前奧巴馬在他的國情咨文中四提中國,其中就兩提湖南,就證明了湖南蒸蒸日上的“發展前景”。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