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醫懸壺濟世風範長存——追憶于維漢(下)

時間:2011-04-24 12: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講起這段經歷時,周文華老人眼圈紅紅的,他説:“我想你啊,老于頭!”

  你還記得嗎?永進村先後患上克山病的畢愛蘭母女倆,是你給她們帶來了生的希望。畢愛蘭不到30歲就得上了克山病,由於家裏窮得空無一物,畢愛蘭不想治病,一心等死。你帶著醫療隊的醫生去給她免費看病時,她卻跟你説:“不要看了,我沒錢買藥。”你笑了,告訴她:“你這病得吃藥,沒錢,我出;你這病也得打針,沒錢,我給;你這病還得改善營養,喝豆漿,沒錢,我拿!”

  不料,不幸又再一次在這個家庭降臨。畢愛蘭的女兒在12歲時也患上了克山病。你對她説:“別急,我一定把你閨女的病治好!我治不好,就把我的女兒換給你,讓她給你養老。然後,我把你女兒帶走,帶到省城接著給她治病!”

  説起往事,畢愛蘭抹著眼淚説:“我們想你啊!”

  你還記得嗎?豐田村的呂永玉一家。1968年,呂永玉的老伴張桂香突發克山病,當時已是夜裏十點多了。接到電話後,你騎著車、頂著雪趕到他家去搶救。你一夜未歇,滴水未喝,一直忙於給張桂香用藥、觀察她的反應。張桂香十分過意不去,你卻説:“你病得這麼厲害還不找大夫,我不來你怎麼撐到天亮啊?”張桂香至今還記得你最喜歡吃農家的小米飯和燉河魚,她多想再做一餐飯來感謝你的恩情啊。

  為了不讓孩子們患上克山病和大骨頭節病,你在村裏開設了免費的小兒食堂,改善孩子們的伙食。那個年代村村戶戶都只吃苞米麵,可是你卻為小兒食堂弄來了白麵、牛奶、豬肉等“緊俏物資”。就是這個小兒食堂成功地讓孩子們遠離了克山病和大骨頭節病。這是呂永玉的女兒小時候最清晰的記憶。

  呂永玉的女婿馬兆坡還記得你為村裏打了一口深水井。為了能讓大夥喝到更純凈的水,你專程從省城請來了打井工人,在村裏打了一眼井。後來你還請工人布了管線,讓大夥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吃上了自來水。

  回想起與你相處的那段日子,呂永玉一家人幾度哽咽,念叨著説你是他們家鄉的大恩人!”

  你是那樣一位可親的院士,在鄉政府的禮堂裏、在隊部的院子裏、在老鄉的病床前,都留下了你為赤腳醫生上課的身影。你雖然走了,卻為病區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如今,當年的赤腳醫生都已成長為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接班人,他們多想把病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和家鄉的日新月異告訴你……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