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見證博鰲亞洲論壇十年

時間:2011-04-13 11:09   來源:人民網

  


  今年4月14日至16日,天堂小鎮博鰲將迎來博鰲亞洲論壇第十屆年會。

  10年前,即使是在海南省,也沒有多少人知曉博鰲這個小漁村。

  10年後,博鰲已經是響噹噹的亞洲論壇所在地。

  這10年,論壇效應不僅僅帶給海南一個開放的品牌,給博鰲小鎮帶來巨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因為博鰲改變了一生的際遇,也給無數為論壇服務的人們帶來了夢想。回憶這段歷程,他們無怨無悔!

  他們是在當地從業的普通保安員,也是博鰲亞洲論壇年會10年的見證者。10年前,他們還是年輕小夥,從內地來博鰲謀職;10年後,他們依然在這片土地上,與“博鰲夢想”一同飛翔,或成家立業,或堅守理想。今天,讓我們走進兩名“十年老保安”的內心世界。

  保安收入跟著博鰲飛

  孫立強

  我親眼見到了

  胡錦濤總書記

  昨日上午,博鰲的太陽已經有幾分火辣。在博鰲水城博鰲論壇成立會址附近,孫立強正在停車場指揮旅遊車停靠。

  戴著太陽帽、皮膚黝黑且身材魁梧的孫立強接受了記者採訪。他告訴記者,他是河南週口人,今年37歲,妻子在博鰲一家酒店當服務員,兩個孩子正在上學。他2001年3月來到博鰲,如今已整整10個年頭。

  博鰲民風淳樸治安特別好

  孫立強説:“我高中畢業後開始走南闖北,去過全國很多城市,但一直沒有賺到錢。2001年正月十六,我經朋友介紹,來到了博鰲鎮,開始了新的生活。當時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還沒有完工,工人們正在種草皮和喬木。如今,昔日喬木已綠樹成蔭,遠處的荒地已蓋起了別墅和公寓,房價也漲了好多。”

  “博鰲鎮以前是一個偏僻的小漁村,民風淳樸,老百姓對我們外來人員很友好,也很熱情。這裡的治安比我想像中的好很多,村民幾乎是夜不閉戶。有一次,我騎自行車到鎮上取錢,取完錢時,遇到幾個朋友,就和朋友一起聊天,把停在銀行門口的自行車給忘了。我兩天后才想起這回事,以為沒上鎖的自行車肯定丟了,沒想到我跑到銀行一看,自行車竟然還完好無損地停在原地。”孫立強對博鰲的治安環境十分滿意。

  我們一家人在博鰲扎了根

  2004年4月,孫立強親眼見到了胡錦濤總書記,這讓他終生難忘。

  孫立強説:“4月底的一天早上,我站在停車場,只見一輛酒店電瓶車緩緩駛來,一眼就看到了電瓶車上坐的是胡錦濤總書記。”

  “我來博鰲10年了,雖然每年都有探親假,但平時很少回家,春節幾乎都是在這裡過的。春節正是旅遊旺季,人手不夠,我們是老員工了,老闆平時對我們很照顧,我們也會替老闆著想,關鍵時刻一定要在崗。我老婆在酒店上班,兩個孩子,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小學,在這邊上學很方便,政府對外來務工人員很照顧。”孫立強已經在博鰲扎了根。

  10年來,我們公司變化也很大。公司成立之初,就幾名保安,管理很模糊,工作也累。現在已經有30多名保安了,管理越來越規範,每個月放假8天,每年有探親假,各項保險都繳納,工資待遇也不錯,這些都與博鰲的經濟發展分不開的。

  這裡的環境好,工作壓力小,同事關係融洽,我們一家在博鰲過得很幸福。-----孫立強

  李亞

  江澤民總書記

  上臺唱英文歌

  12年前,李亞來到博鰲時,還是一名23歲的小夥子。“我是看著博鰲一天天這樣走過來的,它的變化太大了,幾乎一天一個樣子。”李亞感慨道。

  昨日上午,記者在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附近,找到了正在巡邏的李亞。10多年間,他一直在博鰲從事保安工作,現擔任保安部經理助理一職。

  10年前博鰲保安月薪僅550元

  李亞的從業經歷並不複雜,在河南當了3年步兵,1997年從部隊退伍後,在老家安徽農村待了2年後,便來到了海南。“我是1999年來海南的,當時在海口一家公司當保安。”坐在椅子上的李亞,依然保持著軍人的作風,身子挺得很直,説話乾淨利索。他告訴記者,農村長大的孩子,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容易。李亞説,他之所以在博鰲一待就是10年,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份職業無限的光榮”。

  李亞向記者描述了當時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的情形:一棟專家樓和一棟辦公樓,其他地方都是空曠的。李亞更喜歡用“這裡挺安靜的”的語句,來描述10年前自己所見到的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他告訴本報記者,自己所在單位的保安部,最先只有8名保安,每月工作550元,都是清一色的年輕人。

  麥克風故障朱鎔基風趣“解圍”

  隨著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的成立,往日“安靜”的博鰲水城,逐漸熱鬧起來。李亞所在單位的保安人員也隨之增多,現在已有40多名保安。這10年間,許多同事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在博鰲水城,像他這樣老資歷的保安,並不是太多。

  “在年會期間,我們主要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接待安保工作。年會完後,我們還要負責博鰲水城碼頭附近遊客的安全。”李亞告訴記者,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是參加年會嘉賓必到的地方。

  “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會址成立,我是在外場值班,距離歡迎晚宴場地也就50米距離。”李亞告訴記者,儘管現場安保戒備森嚴,但歡迎晚宴是開放式的,所以他能把裏面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我對當時的情形依然記憶猶新。”李亞告訴記者,“當時晚宴氣氛很輕鬆,很活躍,江澤民總書記興致很高,我記得他上臺一共唱了3首歌,其中一首是英文歌。”

  李亞告訴記者:“2002年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讓我記憶比較深的就是‘麥克風故障’。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臺上講話,麥克風突然出現了一些小故障。朱鎔基風趣幽默地説,‘這個麥克風肯定不是國産的。’這贏得了現場與會者陣陣開心的笑聲,現場氣氛頓時緩和了起來。”

  對於李亞來説,這一幕幕儘管過去10年,但當時的情形仍歷歷在目。

  這10年,博鰲變化很大,一天一個樣,我的生活跟著博鰲的發展一起變化。以前每月500多元的薪水,現在已經漲了好幾倍。單位管吃管住,每月的工資夠花了。

  我家有4兄弟,我排老大。今年35歲,但至今未婚,而家裏的3個弟弟都成家立業了。我認為,感情上的事情要看緣分,緣分到了就自然成了。

  我在博鰲生活的這10多年裏,感覺很滿足,工作之餘,我也上上網,打打遊戲,健健身,每天都很充實。-------李亞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