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 匯民聲 建諍言—聽全國政協委員講履職故事

時間:2013-02-28 15:24   來源:人民日報

  “冒傻氣”只為了一個好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 王興東

  我的“傻氣”是在人民政協裏熏蒸出來的,言不逆耳不為諫,諛言奉承非委員

  因為我對提案的答覆不滿意,去年我在政協文藝界聯組會議上,嚴肅地批評了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文聯。一時網上爆出“委員王興東當面炮轟廣電總局,現場掌聲一片”的新聞,親友看後當晚來電,責怪我在“冒傻氣”,直言犯上,為一個提案得罪主管部門,不值得。

  我真是在“冒傻氣”嗎?我和張抗抗委員為繁榮影視文化産業,就影視作品的評獎,提案建議在國家級的影視綜合評獎中增設“最佳改編劇本獎”。

  然而,我們連續三年的提案,廣電總局的答覆是“電影‘華表獎’已設有‘優秀編劇獎’,電視劇‘飛天獎’設有‘最佳編劇獎’,既包括原創作品,也包括根據原著改編的作品,不予採納”。中國文聯的答覆是“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可涵蓋最佳原創編劇及最佳改編兩個方面,因此不必進行調整。”

  我不能不“冒傻氣”了!去年是本屆政協的最後一次會議,我已做了三屆委員,下屆如果卸任,這項提案必然泡湯。我和張抗抗溝通後做第四次提案,並準備做最後一搏,向政府部門領導當面討個説法。

  我的發言直接切入為什麼連續四次做這個提案:“影視産業是版權經濟,劇本版權是一切影視産品的母體版權,改編的劇本版權由文學原作版權衍生而出。因此,增設改編劇本獎既獎勵了改編者也鼓勵了原創者。然而,政府部門用‘涵蓋和包括’推諉式地答覆我們,三年裏沒有和我們當面交流,沒有一次電話溝通,也沒有找我們去商議,而是用蓋個紅章的公文回復了之。”我不留情面的嚴肅批評,激起了委員們共鳴的掌聲。

  我的“冒傻氣”出來好的結果,最先收到了廣電總局的答覆意見“將原有的兩個優秀編劇獎名額分為優秀原創編劇獎和改編劇本獎各一名。同時與中國文聯等部門溝通交流,協商在其他全國性影視評獎活動中增設‘最佳改編劇本獎’進行獎項分設制度。”

  我把答覆告訴了張抗抗,心中喜憂參半。喜的是政府部門對於委員的直面批評是能聽進去的,並認真改進。憂的是,一個簡單的涉及劇本獎勵制度的提案,前後費時四年之久,那麼面對著文化強國的建設,有多少制度要改革要創新,政府部門如何大開敢諫之路,廣納逆耳之言,認真處理代表委員的議案,博采群謀,科學決策?

  我的“傻氣”是在人民政協裏熏蒸出來的,言不逆耳不為諫,諛言奉承非委員。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