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兩會臨近高層有默契 習近平借詩言志顯憂患

時間:2013-02-28 15:05   來源:中新網

  香港《明報》22日刊出評論稱,高層近期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動作,如重整政治紀律、強力反腐、勁吹簡樸風等,其背後既可看出決策層的默契和共識,也與習近平的強力推動密切相關。文章注意到,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引用的詩文典句,有不少關於執政興衰、凈化政治生態、反腐倡廉的詩句,借古警今,語重心長。

  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全國“兩會”臨近,北京迎來十八大之後的又一“政治熱季”。當前,中南海在推進中央政府組閣、加速政策改革的同時,似還有意以“打持久戰”的姿態推進政治革新。近期就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動作,如重整政治紀律、繼續強力反腐、勁吹簡樸之風等。政界人士稱,其背後既可看出新一屆決策層的默契和共識,也與中共“新班長”習近平的強力推動密切相關。

  春節前習近平曾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萬言講話,見諸報章的如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等已引發輿論共鳴。

  與會人士透露,習此次講話的“辣味”和分量遠不止於此。針對官場弊病,他借詩言志,表露出極具緊迫感的憂患意識。從南北朝時陳朝末代皇帝陳叔寶的“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描述統治者窮奢極欲的詩作),到晚唐詩人李商隱的“成由勤儉破由奢”,再到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習近平借古警今,語重心長。

  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

  最近,內地官方及媒體極力倡導節儉之風,在回應社會訴求的同時,也折射出政治氣候的變化。《人民日報》近日稱作風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即有意打消一些官員的幻想。即將舉行的“兩會”不僅嚴控開支,甚至還減少了官方媒體參會的名額。

  近來,最高領導層的嚴辭警告在一定範圍內的各級官員中産生“觸動效應”。深諳中共黨史的習近平肯定毛時代對貪官劉青山、張子善的懲處,並提及中共早期“清洗黨內不良分子”的歷史經驗,以史為鏡,力撐反腐,透露出“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具體部署。

  內地政壇觀察者意識到,習近平三番五次表明“從嚴治黨”的決心,絕非説説而已。在高層看來,前蘇聯共産黨在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政權,200萬黨員時打敗法西斯,2000萬黨員時卻丟失政權,值得深刻反思。日前,廣東官方稱“將探索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控制黨員增長規模。此舉被視為中共黨建改革的重要“試水”,預示中共更加注重黨員的品質而非數量。

  習李重視群眾基礎

  權威消息透露,習近平、李克強等高層對坊間和網民的意見多有了解,尤其注重政治革新的“群眾基礎”。高層已經明示,將適時發起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令黨政官員“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樹立廉潔、務實、親民的政治新風。(鐘鳴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