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文:議政十五年 最希望兩岸民眾實現自由往來

時間:2012-03-10 20:07   來源:台灣網

   

  3月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臺灣團副團長陳蔚文接受本網視頻專訪。(台灣網 田雲鵬 攝)

  台灣網3月10日北京消息 正在北京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臺灣團副團長陳蔚文,9日接受台灣網視頻專訪暢談履職感受,談及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期許,陳蔚文表示,最希望兩岸民眾可以無障礙地自由往來。

  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越來越受鼓舞  

  從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到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陳蔚文參政議政十五年時間裏,臺生權益始終是他最為關注的議題。

  “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任期的頭一年,我提出的建議就是跟臺生相關的。”陳蔚文任職的廣州中醫藥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臺生的學校,但臺生完成學業之後要想留在大陸工作,卻面臨著不少困難。

  “當醫生就要考醫師執照,但按照當時的規定臺生是考不了的。我們就向有關部門反映,結果很受重視,人事部打電話回復,最後這個問題解決了。這幾年,臺灣團的建議和議案也涉及到臺生學費與大陸學生同等待遇,臺生就業等方面,很多原來的大問題有的已經得到解決,有的正在解決。”陳蔚文坦言,這一系列惠及臺生措施的出臺,一方面有賴於臺籍代表的橋梁作用,一方面也標誌著兩岸關係在不斷發展。

  從2008年到2011年,十一屆全國人大臺灣代表團共報送建議議案247件,其中涉臺建議131件,涉臺議案2件,涉及兩岸經貿交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常住祖國大陸臺商臺生的權益保護、文化合作、青少年教育、臺灣少數民族産業發展、擴大赴臺旅遊等各個方面。

  “臺灣團代表雖然是13個,人數並不多,但是我們提交的建議和議案基本涵蓋了臺胞權益保護、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等方方面面,特別是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各項交流的深入,臺籍代表們提出的建議也越來越具體化、針對性也越來越強,我個人覺得很驕傲。”陳蔚文尤其高興的是,臺籍代表提出的建議和議案受到了中央和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的當面回應。

  “連續擔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越來越受到鼓舞,因為一個一個問題都解決了。”陳蔚文還寫下“認真履職,為兩岸和平發展獻計謀策”的話語,這既是身為全國人大臺籍代表的職責,也是陳蔚文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十五年參政議政經歷的最大感觸。

  “最希望兩岸民眾可以無障礙地自由往來”

  兩岸關係自2008年發生重大積極變化,近兩年更是百尺竿頭,邁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在樂觀兩岸關係發展打開新局面的同時,陳蔚文最大的心願既無關他一貫關注的臺生、也無關廣東最大的臺胞群體——臺商。

  “我每次從臺灣回來都非常的觸動,就覺得大家都是中國人,60年的分隔之後,兩岸同胞親人有相當一部分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這個是不人道的,不論是誰,都沒有理由讓民眾遭受這種折磨。”談及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期許,陳蔚文的想法説起來很簡單:“我最希望,兩岸民眾之間可以無障礙的自由交流、自由往來。”

  據一項調查表明,臺灣島內有三分之二的民眾沒有機會來到大陸,而這三分之二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城市中的最基層民眾。陳蔚文的母親今年96歲,姑媽94歲,兩位老人60多年前一別,再未能相聚,每次提及,他都深覺遺憾與傷感。

  “兩岸間這種情況很多。今年年初馬英九成功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這就反映了臺灣民眾對和平發展的期盼,他們對兩岸關係目前的發展是肯定的,這是民心所向。我希望臺灣地區領導人,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讓島內民眾自由往來大陸,就像從廣東去北京、從臺北去高雄一樣簡單、便利。四年對於一個政治家是很短的,應該抓住最重要的、該做的事情。”(記者 張瑞宸 郭瑩瑩)

  十一屆全國人大臺灣團副團長陳蔚文(左)和代表陳雲英接受本網視頻專訪。(台灣網 田雲鵬 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編輯:張瑞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