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記者稱中國兩會牽動世界神經 渴望採訪溫家寶

時間:2012-03-07 10:37   來源:光明日報

俄通社—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長 安德烈基裏洛夫

  對我們這些常駐北京的外國記者來説,每年三月中國兩會召開的這兩周可謂“高溫季節”,它實際上可以説是漫長冬季後又一個“新聞年”的開始。

  當然,冬季我們也是有工作可做的,但節日卻一個接著一個。先是西方的耶誕節,同行們都紛紛回國過節去了,之後是元旦,自然要好好慶祝一番的。對我們俄羅斯駐京記者來説,元旦之後,就是冬假了。先是東正教的復活節,緊接著就是中國的春節。客觀説,春節目前已經成了全世界都喜歡的一個節日。這期間,我們向莫斯科發送的新聞稿幾乎成了春節專題了。我們會介紹與龍年相關的中國傳統,我們也會向俄羅斯讀者介紹中國龍與歐洲文化中的“龍”有何不同。因為“歐洲龍”按基督教傳統的解釋體現的是罪惡的力量,而中國龍表達的則是大自然的力量,所以中國人會説自己是龍的傳人。我們也介紹中國節日裏的食品。人們吃什麼,喝什麼,全家人如何一起包餃子,如何在正月十五一起吃元霄。

  那些中國讀者從童年起就習以為常的風俗習慣,對我們俄羅斯讀者來説卻是新鮮奇特的見聞。近年來,俄羅斯也像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掀起了“中國熱”。我們的報刊經常討論中國經驗,我們的電視臺幾乎天天都有談論中國的報道。一些人為中國的成就喝彩,另一些人卻對中國的發展前景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但不管怎麼説,今日中國成了記者們筆下的“新聞人物”,不談論中國,你就太外行了。

  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極大興趣是基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中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作用的提高。中國經濟指標的任何一點兒變動都直接影響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股票市場。如果沒有中國代表團出席,任何一個國際會議或論壇都很難説是完整無缺的。美國經濟學家總是緊張地注視著中國是否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而歐洲各國領導人也試圖借助中國的力量來應對歐債危機。對我們在中國工作的俄通社—塔斯社記者來説,工作量真是越來越大了。因為我們要寫的東西太多了,從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外交到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兩會為何是“高溫季節”呢?因為在兩周時間內,中國各地的代表都會來北京。我們也就有機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採訪中國東北、西北各省、上海及南方各省的會議代表。他們當中不少人都身穿民族服裝,其中也包括中國俄羅斯族的參會代表。我們會問他們是否仍然保留著民族傳統,是否參政議政,日子過得怎麼樣。

  對我們來説,兩會最重要的內容是中國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及總理舉行的記者招待會。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並據此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國對外政策走向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報道。我們最關心的是中美關係的走勢,關心中國與歐盟、日本的關係變化。當然,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是我們最關心的。

  兩會上討論的眾多議題都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例如,環境保護問題就很吸引我們的眼球。環保問題在中國格外突出。中國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但這些措施是否及時有效呢?俄羅斯作為與中國山水相依的鄰國,自然對中國的環保問題極為關注。

  我們知道,兩會之後,還要召開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十八大將在如何推進政治改革進程、如何加大反腐敗力度等方面作出重大決定。我們同樣也極為關注中國高層的人事變動和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新方針。

  總之,中國的兩會牽動著整個世界的神經。作為外國記者,我們在兩會期間總是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努力爭取滿足俄羅斯民眾對中國的興趣和好奇心。俄羅斯人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尤其興趣濃厚。當然,我渴望有機會向溫家寶總理當面提問。在某種程度上,這對我們這些駐京外國記者來説,是事關優越感的“面子”問題。我希望自己的運氣還會像以往一樣好。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