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政協公開花銷 一個好的開始

時間:2011-03-10 13:34   來源:法制日報

  去年政協全體會議的花銷是5900萬元。7日中午,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辦公室通過手機短信將這個數據告訴了一位記者。這位記者曾經在3月2日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大會的發佈會上詢問過大會新聞發言人趙啟正這個問題,當時趙啟正表示會通過郵件或短信回復他(3月9日《北京青年報》)。

  “君子重然諾”,趙啟正答應記者“容我會後一兩天內給你發個電子郵件或者短信告訴你”,未幾便説到做到,這一點令人欽佩。當然,身為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大會新聞發言人,説到做到應該是基本素養,而告知記者(公眾)會議花費也是其職責,但能作出承諾,且踐諾,確乎需要一定勇氣。

  去年政協全體會議的花銷是5900萬元,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釋放了令人欣慰的信號。多年來,兩會到底花費多少?一直是個不解之謎。正因為無法獲取準確、權威數據,坊間議論紛紛,産生了多起猜測版本。誠然,全國“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其重要性決定了不宜簡單地拿成本説事,但是在“花了多少錢,辦了什麼事”已經成為上下共識的當下,追問“兩會”花銷頗有必要,一方面凸顯了民眾強烈的知情訴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公眾具有積極的成本核算意識,希望納稅錢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花得值。而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辦應記者要求,公開會議花費,同樣具有積極意義,既體現了接受公眾監督的自覺,也潛含了對納稅錢負責的意識。

  誠然,將花費的精確度定格在5900萬元這個巨大的整位數,確實有粗疏之嫌,但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豐富,相關部門必然推出一個更詳細的賬本。

  此外,還需要厘清的是,無論是哪個部門,無論如何定位、扮演著何種角色,只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基本底線,就應該公開賬本,因為其花銷來自公眾的納稅錢。而且,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動”。滿足公眾的這四項基本權利是所有政府部門的事。(王石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