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亦疏亦堵抑物價 中國構築價格“防波堤”

時間:2011-03-10 11:18   來源:中新社

  在構築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長效機制的同時,有針對性的“堵”尤顯重要。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家厲以寧等認為,“堵”住過多的貨幣流通量、使其回歸到正常水準是關鍵。“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也明確提出,要優化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健全貨幣政策決策機制,改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環境。這一表述,無疑是從金融調控機制上對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長效機制進行的完善。

  除了“堵”過量的貨幣,還要“堵”住市場上惡意炒作、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滋生的源頭。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強調,要加強市場的監管,對上述不法行為堅決依法進行打擊和治理,來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和價格秩序。

  最後,還要“堵”住物價過快上漲對於低收入群體的衝擊。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完善補貼制度,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絕不能讓物價上漲影響低收入群眾的正常生活。“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同樣指出,要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規範管理,分類施保,實現應保盡保。如能貫徹落實,將從機制層面給低收入群體撐開一把保護傘。

  “兩會”期間,對於中國政府有能力完成穩定物價總水準這一本年度首要任務,代表委員們多表示樂觀,他們認為中國能打贏這場“價格保衛戰”的主要原因在於:糧食庫存充裕,外匯儲備雄厚,主要工業品總體格局供大於求,貨幣工具運用仍有一定空間。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