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聚焦:中國為什麼可以保持長期穩定

時間:2011-03-15 09:36   來源:新華網

  

  “十二五”期間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和重點 新華社發

  

  “十二五”改善民生行動計劃 新華社發

  許多觀察分析人士稱,“十二五”規劃藍圖的實現將會成為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經濟發展方式實質性轉變,將使中國進入“國民共富”“全民共用”的新時代。

  3月14日,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以高支援率的表決,批准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

  在他們所代表的13億人中,也包括25歲的蔡偉召。蔡偉召供職于北京一家電子科技公司,像其他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一樣,也嚮往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也對難以企及的房價望而卻步。

  而此次人大會議批准的報告和規劃,讓月收入五千多元的蔡偉召增強了信心。中國政府承諾,未來五年,逐步形成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需格局。

  中國政府描繪了一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宏偉藍圖。不僅僅蔡偉召,各階層的人們也都可以從中找到與自己相關的願景、前程。比如,孔子後代孔令紹覺得,將有可能實現老祖宗夢想的“仁和”;農民工出身的朱雪芹認為,自己會獲得攻讀學位的機會;私營企業家南存輝則發現了擴大他的太陽能産業的機會。

  這將令那些試圖把西亞、北非一些國家的變局引入中國、“期盼”中國“內亂”的人們感到失望。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國家,發生動蕩似乎沒有什麼基礎。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在中外記者會上指出,任何把中國同西亞、北非發生政治動蕩的國家相類比都是不正確的。我們選擇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