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兩會”也是一種擔當的風采

時間:2011-03-14 14:48   來源:台灣網

  據《資訊日報》報道,一群90後在江西高校裏掀起了“兩會熱”,他們在學校裏組織了一次“90後議提案,你我看兩會”的活動,通過搭起臺子、發放問卷,進行政策解讀、有獎徵集,這群90後旨在宣傳出這樣一種概念:“90後,是敢於擔當的一代。”據了解,這個活動是由江西財經大學的新聞學子們自發舉辦的。

  一直以來,社會上存在對90後的許多誤讀:“90後不關心兩會、不關心政治”。迷失的一代、自我為中心、無社會責任、垮掉的一代,面對這樣的喟嘆,一群學生敢於嘗試去扭轉這個偏見——事實上,通過90後解讀兩會的形式,在校大學生能了解最新國家動態,參與討論,並挖掘智慧。而活動結果亦能佐證,90後,確是充滿激情、擁有強烈主人翁意識的一代。

  事實上,很多大學生一樣為明天而寢食難安,為未來而舉棋不定,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關於教育、就業、醫療方面的政策,而現實是,很少有人主動向他們解讀,這就造成一種“假像”——90後被貼上自私自利、視野狹隘的標簽。但,如果學生能嘗試自主參與兩會、自主表達智慧,或許,是另外一番境地。

  那90後怎麼解讀兩會呢?新聞中展示了兩個亮點:一是網路熱詞來解讀兩會,90後語言參與兩會;二來邀請專家,進行現場答疑解惑。這些點子非常聰明——有些説教太過專業和艱澀,擁有叛逆心理的90後很是反感,而網路熱詞的90後式語言,則能吸引90後們主動參與兩會;而進行專家解讀,則更具有權威性,同時能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其實,無論搭建怎樣的平臺、進行怎樣的溝通,90後總是嘗試去抖掉不該屬於90後的“牛皮癬標簽”,包括90後的“兩會”。而事實上,在公共生活領域,90後的身影愈加頻繁——曾經,也有大學生階梯救人的壯舉;而每當遇到暴行,大學生們總能挺身而出;在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各種大災害面前,大學生們也總第一時間進入公眾視野,通過自發募捐、祈禱,甚至深入災區,表達了自我的責任。

  另一方面,在90後身上,我們也屢次看到各種“門”、各種極端言論的出現,但並不能因此以偏概全,一代人的責任意識,在危難時刻才更加凸顯——哈羅德羅森堡曾説:“一代人的標誌是時尚:但歷史的內容不僅是服裝和行話。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屬於他們時代的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它的壓力之下死於荒野。”而經過大風大浪的洗禮,我們終於也能脫口而出:“90後,是敢於擔當的一代”。

  是的,90後,敢於展現自己,也勇於承擔責任。而90後的責任感,則無時無刻不浸透在其骨髓裏,當然,適逢兩會這樣的舉國盛事,90後們自然也會積極參與——他們不僅參與兩會,還積極發表意見,這對於政府來説,是一種進步;而對於整個民族來説,我們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台灣網網友:張希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