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數”:政府執政新追求

時間:2011-03-04 09: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代表委員談“GDP減速,幸福提速”

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蔣明麟

人大代表、南寧市市長黃方方

政協委員詹國樞

  2011年,“十二五”規劃開局,“幸福”成為地方兩會熱詞。部分省區市“GDP減速,幸福提速”,“幸福指數”被置於重要位置。無疑,全國兩會期間,“幸福”話題仍將熱門。為此,記者採訪了3位代表委員。

  GDP要有幸福含金量

  記者:什麼是幸福?如何看“GDP減速,幸福提速”現象?

  詹國樞:需求的滿足就是幸福。人的需求,大體兩類,一是物質,一是精神。物質之中,吃穿用住行,是最基本的。吃飽穿暖之後,對於用、住、行的要求,就會強烈。時代在發展,低層次幸福滿足之後,群眾會追求高層次幸福。

  蔣明麟:幸福是個龐大複雜的話題,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受教育層次、不同世界觀,都會影響人們對幸福的理解。幸福是滿足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種內心總體感覺,是人全面發展的要求。

  黃方方:片面追求高GDP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帶來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矛盾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我國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包容性增長”,淡化GDP指標,更加注重民生。這要求政府部門,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來謀劃發展,做好事關群眾“幸福”的事情。

  詹國樞:強調民眾幸福,是地方政府認識一大進步。不管再高的GDP,如果不和民眾切身利益掛鉤,民眾幸福感不增強,而會感到這個GDP和他沒有關係,甚至會産生反感。

  蔣明麟:強調民眾幸福,這對政府執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地方政府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特別是關注弱勢群體、欠發達地區。GDP與幸福之間,不能完全劃等號,也不能完全劃不等號。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