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連著國計——2011年全國兩會熱點前瞻

時間:2011-03-02 07:56   來源:新華網

  “十二五”開局之年,交出“十一五”高分答卷的中國,通脹壓力不斷凸顯,民生難題有待破解,經濟轉型面臨挑戰,社會管理呼喚創新。新老問題交織的背景,使今年兩會關注度高於往年。

  根據媒體兩會民意調查結果,公眾除對醫療、教育、就業等“老難題”保持關注外,今年對物價上漲、工資增長、城市治堵、搬遷補償、社會管理等新熱點表達更多關切。

  轉變方式:發展“主線”期待細化落實

  剛剛過去的5年,中國交出“增長年均超過11%”的亮麗答卷。但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問題依然突出:出口、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新興産業發展滯後,單位GDP資源能源消耗過大,環保節能水準過低……

  針對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即將提交全國兩會審查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的“主線”。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公眾想知道政府如何科學處理“好”與“快”的關係:今年哪些方面的改革將優先推進?如何進一步擴大消費?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會有什麼變化?……

  穩定物價:“防通脹”考驗調控智慧

  新華網“2011年兩會調查”專題中,“穩定物價嚴防通脹”被列為網民最為關注的話題。人民網、新浪網、搜狐網調查也顯示,如何調控物價是公眾重大民生關切。

  在國內外流動性過剩助推下,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等網路熱詞層出不窮,國內CPI節節走高,去年底達到5%的高點。

  為有效控制物價總水準、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中央採取了貨幣政策轉向穩健、大力發展農業生産、穩定農副産品供給、降低流通環節成本、規範市場秩序等一系列調控措施,力度前所罕見,效果已經顯現。

  今年物價上漲會導致嚴重通脹嗎?年內政府還會採取哪些措施穩控物價?怎樣保證調控政策既控物價又不“誤傷”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人們對此充滿期待。

  工資上漲:“勞動性收入比重”期待加速提高

  今年一些地方兩會透露出信號:調低經濟增長速度,調高居民收入增幅。目前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等地已宣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使新一輪工資性收入增長預期增強。此輪工資上漲,既有局部地區“用工荒”的助推背景,也有通脹壓力的倒逼因素,更有收入分配改革提速的制度安排。

  在新華網進行的“2011年兩會我向總理説願望”調查中,收入分配問題位居前列。“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努力促進經濟良性迴圈和社會和諧穩定。如何在做大的同時分好“蛋糕”?如何保證經濟增長與收入增長同步?如何進一步調節行業收入差距、加速提高勞動性收入比重?人們拭目以待。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