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央行突祭加息利器 顯經濟企穩信心

時間:2010-10-20 1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央行束之高閣兩年又十個月的“加息”利器終又出手。央行19日晚宣佈上調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因忌憚經濟回穩不力,美國至今尚在鼓吹“擴大量化寬鬆”,而中國自2008年連續降息以來,已完全停止撥動基準利率“指針”。

  中國此番出先手“加息”,必有底氣。

  事實上,全球經濟乍暖之時,“加息”傳遞的資訊除了通脹預期外,更重要的是顯示當局對經濟回暖的信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今日就此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央行此次分別上調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至2.5%、5.56%,表明中國政府已確認宏觀經濟從一季度高位階段性回落並企穩後,正在環比回升。

  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李慧勇今日亦對本社記者表示,自今年年初中國將管理通脹預期列為三大調控目標之一以來,通脹問題一直存在卻始終未加息,是因經濟不穩,恐企業不能承受加息壓力。而目前宏觀數向好,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企業業績好于預期,加息顯示當局對經濟企穩抱有信心。

  不過,加息又將牽出不少經濟熱詞:通脹、地産、熱錢。

  其一,警示通脹預期及物價走勢。巴曙松表示,央行加息,顯示其對下半年及明年物價走勢持謹慎態度。業內消息稱,最新的CPI數據可能已在敦促中國進一步緊縮貨幣。

  其二,房地産資金遭遇調控狠手。巴曙松稱,加息縮小了負利率程度,可一定程度上強化房地産調控效果。李慧勇則認為,中國各部委相繼出臺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是“組合拳”,到目前為止,金融方面唯一沒出拳的就是基準利率,李認為,加息對房地産調控將有鞏固作用。

  其三,擴大中美利差,加重“熱錢”之憂。近年中國罕有先於美國加息之舉,或因熱錢之患。不過李慧勇表示,中美加息並不存在必然的先後關係,而取決於本國經濟狀況。近期美國表示還將擴大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加息,是反其道而行。李慧勇亦認同,加息將導致中美利差擴大,熱錢管理難度增加。

  他表示,七月份以來,熱錢流入中國的規模確實正在加大。就中國未來如何對衝熱錢,他認為央行可能繼續實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及發行央票的對衝策略。(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