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調存貸款利率 專家稱負利率已持續7個月

時間:2010-10-20 10:37   來源:北京晨報
  中國人民銀行19日晚間宣佈,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

  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調整外,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均相應調整。

  這是我國央行時隔3年後的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為應對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壓力,央行曾先後6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2008年9月份起,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央行又開啟了降息空間,5次下調貸款利率,4次下調存款利率。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認為,對當前通脹壓力的擔憂是央行選擇此時加息的重要原因。

  至此,我國成為繼印度、巴西之後,又一選擇加息這一貨幣工具的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後,為應對通脹壓力,澳大利亞、挪威、印度、巴西等經濟體先後加息。於此同時,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央行仍舊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

  ■答疑解惑

  央行為何此時加息? 負利率已持續7個月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我國經濟從年初的增速下滑開始進入到目前的逐步企穩階段;另一方面,當前物價水準仍保持一定高位。這對宏觀數據的細微變化,令決策者對經濟增速下滑的擔憂逐步讓位於對物價上漲的擔憂,這是央行此刻加息的主要原因。”

  “央行此時加息表明貨幣當局已把應對通脹壓力作為更重要的任務擺在眼前。”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其佐稱。

  “目前負利率狀況已經持續7個月,而且負利率程度還在加深,已經到了加息的時候。”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説。

  貨幣政策是否突變? 貨幣政策仍適度寬鬆

  李稻葵認為,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均比較複雜,不能僅憑一次加息行為就判斷我國貨幣政策發生根本性變化,目前我國仍在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否就此開啟了加息空間尚待觀察。

  “聯繫到今年以來的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判斷的是,在後危機時代,我國貨幣政策正在進一步向常態回歸。”張其佐説。

  加息對後市有哪些影響?可弱化通脹預期

  李稻葵認為,由於此次加息採取的是對稱加息,即在存款利率上調的同時,貸款利率也同步上調,故其對銀行利潤不會帶來明顯影響,因此不會對銀行股及資本市場造成太大的衝擊。他同時認為,加息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當前我國房地産調控,最終有利於房地産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劉煜輝指出,25個基點的加息雖無法改變負利率狀況,但能起到宣示作用,使市場相信央行抑制負利率和通脹的決心,可促使企業和居民合理調整自己的投資和消費行為,降低囤房囤物衝動,對弱化通脹預期有一定作用。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殷劍鋒指出,加息在短期內將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預期,或將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 (記者 王宇 姚均芳 據新華社)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