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祖父孫中山和父親孫科,孫穗英的話都不多;但聊起祖母宋慶齡,她的話卻多了起來。
孫穗英有個心願:希望有一天將父母從臺灣請回中山。
黃興的孫女黃儀莊準備成立海外辛亥革命研究會,還打算今年回來中山尋找奶奶徐宗漢的根。
辛亥革命時期(指廣義的辛亥革命),孫中山與黃興經常被相提並論。國民黨元老馮自由就曾說過:“世稱孫、黃為開國二傑,克強誠當之無愧矣。”《黃興小史》中也提及:“黃非思想家,亦非言論家。實為革命黨中唯一之實行家也。故黨中最重黃之聲望,直可與孫逸仙齊驅並駕矣。”
來到舊金山後,我們欣喜地發現,孫中山和黃興的後人都生活在舊金山灣區。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我們在同一天里採訪了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英和黃興的孫女黃儀莊。
好好做人保護中山先生名譽
黑色帽子,深藍色大衣,淺綠色內襯毛衣,碎花絲巾,孫穗英衣著搭配十分考究;個子不高,大約一米五,但看起來氣色相當不錯。問其年齡時,笑笑說“這是秘密,反正沒有90歲”。在美國上學和定居,英語自然流利,但廣東話和普通話也都了得,聲音很甜美。
為了方便我們採訪,孫中山的曾侄孫孫必興專門開車近一個小時,將孫穗英接到其家里。“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大陸的媒體、臺灣的媒體都說要來採訪我。必興跟我說是老家中山來的媒體,我說那當然要接受採訪。”
問起爺爺孫中山,孫穗英有些驚訝。“爺爺?你們那邊現在叫‘爺爺’嗎?我們平時都稱孫中山先生‘阿公’,稱盧夫人和宋慶齡為‘阿婆’。”孫穗英說,“阿公去世時,我還很小,所以基本沒什麼印象。”
對于父親孫科,孫穗英談得也不多,但看得出感情很深。“他很愛我們,從來不跟我們生氣。父親很忙,跟我們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是有機會就會帶我們去博物館或公園玩。”
聊起宋慶齡,孫穗英話卻多了起來。“小時候在上海,經常去阿婆家里玩,她好疼我們。有一次她送我一個俄羅斯套娃,很好玩;我結婚的時候,她也送了我禮物,是阿公用過的一套西餐刀叉。”日本攻打上海後,孫穗英一家搬去了香港。“1947年回了一次上海,之後再見到阿婆時已是1975年,1979年我又帶兩個小孩回去看了她,1981年阿婆逝世時,我們也都回去了。”
訪談中,孫穗英多次表示:孫家後人很低調。問起辛亥百年的感想,她的回答簡短而質樸:“作為孫中山的後代好榮幸,要好好做人,不能做壞事,要保護好孫中山先生的名譽,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
孫穗英有個心願,希望有一天將父母從臺灣請回中山,“他們離世時表達過回故鄉的心願,希望有機會能將他們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