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起點與終點 孫中山與北京的不解之緣

時間:2011-10-09 11:25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孫中山與北京的不解之緣

  政治人物因政見不同,其影響常局限于歷史與地理。孫中山雖一生未掌握中國核心權柄,然而他的遠見與理想成為民族的精神遺産,在世界範圍內成為華人共同的溝通語境

  北京的初秋,本刊記者步出天安門東地鐵站,從地下的昏暗,一倏走進黃昏的明亮空氣之中。天安門前人聲歡欣、嘈雜此刻,夕陽沉靜地灑在天安門的重檐與屋脊上,為這歷六百年的壯麗雍容添上金輝。毛澤東像懸挂在天安門城樓,他的目光一如既往注視著金水橋外的人們。

  穿越天安門的大門洞,記者在端門西側的隱蔽畫室中找到了城樓上偉人巨像的畫家葛小光。

  為人們所未知的是,在這高達8米的朱紅色大門緊鎖的畫室中,孫中山與毛澤東的新畫像靜靜地並肩站立著。

  “十一”當天,這幅毛澤東畫像將懸挂在天安門城樓,孫中山畫像也將在“十一”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

  如同他的畫像,孫中山本人與明清以來的政治中心——北京有著不解之緣。

  1894年的中日戰爭前夜,28歲的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時,來到北京,這位曾求學于夏威夷、香港的醫學博士,希望幫助當政者找到醫國的藥方。在他發現李鴻章也樂於從官場陋習中攫取財富,便對“治病救人”失去信心,從此走上激進的革命之路。

  17年後,革命竟成。中華民國創建者、46歲的孫中山,承載巨大聲譽第二次來到北京。他與袁世凱密談13次,敦促其維護共和,並以治國思想相授。

  1925年,孫中山最後一次到京,他洞悉軍閥爭權是帝國主義殖民中國的競爭。直至身死,他一直在為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理想而奮鬥。

  政治人物因政見不同,其影響常局限于歷史與地理。孫中山雖一生未掌握中國核心權柄,然而他的遠見與理想成為民族的精神遺産,在世界範圍內成為華人共同的溝通語境。

  10月1日,在新中國的國慶節,葛小光創作的孫中山像會再次出現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正中,面向北方,恰好與天安門畫像中毛澤東的目光相遇。新中國成立後,每年五一、十一,孫中山巨像擺放在天安門廣場已成為慣例。

  在他們的面前是長安街左右兩側相向而行的車與人流,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將把目光投向中國人不斷前行的腳步。

  孫中山的第一次北京之行

  1894年6、7月間,孫中山北上抵達天津,上書李鴻章陳述“富國強兵之道”。這可以被認為是孫中山以改良來救中國的最後嘗試。

  1894年初,孫中山在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起草“上李傅相書”。孫中山的好友陳少白在《興中會革命史要》中記錄:孫中山在廣州開辦東西藥房的夥計來信,報告孫先生失蹤了。藥房入不敷出

  陳少白趕回廣州來救局,但許多天孫中山沒有出現。

  一日,孫中山拿了一大卷文件回來了。他打開卷紙給陳少白看,陳看到那就是長達八千字的《上李鴻章書》。

  這一年春夏之間,孫中山到達上海,他訪問當時名士王韜、鄭觀應,尋找上書的門徑。

  馮自由在《中國革命運動二十六年組織史》中記載,“總理出示上李鴻章稿,(王)韜深為讚許,僅代修訂數語,併為函介於直督幕友羅豐祿等。”

  初夏,孫中山抵達天津,他找到直督幕友羅豐祿。羅答應代為上遞。李鴻章沒有見孫中山。

  孫中山在上書中主張要學習西方“富強之本”,使“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他執意:“以中國之人民財力,而能步武泰西,參行新法,其時不過二十年,必能駕歐洲而上之。”

  1894年7月,孫中山抵達北京,他注意到清廷自李鴻章以下在國勢危殆之際,仍忙於發財的腐敗現狀。後來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談到這次北京之行:“蓋中國官員以貪贓納賄為常事,而潔己奉公為變例也。我至是乃思向高級官員一試,迨試諸省政府,知其腐敗尤甚于官僚。最後至北京,則見滿清政治下之齷齪,更百倍于廣州,於是覺悟鄉村政治乃中國政治中之最清潔者,愈高則愈齷齪。”

  僅過了一年,孫中山就策動了廣州起義。雖然這次起義以失敗為終,卻是孫中山領導暴力推翻滿清政治的開始。

  天安門廣場從封閉走向開放

  中外史學界共識之一是孫中山並未直接領導辛亥革命,直到1911年10月12日上午,孫中山在美國丹佛用早餐時,才在一份當地報紙上得到消息。

  事實上,俄國的革命領袖列寧也是通過瑞士的報紙才得知俄國1917年3月的起義,他因此決定迅速趕回俄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海鵬向本刊記者解釋,孫中山意識到新政府的穩固需要西方國家的支援,他因而決定趕往華盛頓,後來又去了英國與法國。

  當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在上海登岸之時,記者們以為他一定帶回了支援革命的金錢甚至軍火,孫中山回答説,“予不名一文,所帶者惟革命之精神耳!”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中華民國為紀元,改行陽曆。

  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月12日,天安門城樓舉行最後一次“金鳳頒詔”,溥儀當時年僅六歲,由皇太后隆裕頒布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

  清帝國歷經268年的專制統治就此結束。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帝國在71年的時間內沒有完成向現代國家的轉型,最終在改革與革命的賽跑中落敗。

  北京城的規劃原以帝王為中心,對於人民生活交通非常不便。民國建立後,北京的面貌發生了重大改變。

  當時北京市政的管理者朱啟鈐對北京城進行了改造,他頂著重重阻力,打通修建了府右街、南北長街、南北池子等南北幹道。這些新辟街道,便捷了京城的南北往來。

  市政當局又打通了天安門前的東西大道,長安左門、長安右門的墻垣被拆除,這成為今天長安街的前身。另外,神武門與景山之間允許百姓通行,由是形成北京城的兩條重要的東西幹道。

  天安門研究者與收藏家閆樹軍在追述這段歷史時,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説,從此,民國時代的天安門廣場從封閉走向開放,由不能為百姓涉足的皇家禁地,成為開放性的政治活動中心,五四運動的旗幟才得以在天安門前飄蕩。

  閆樹軍編著的《天安門舊影》中,一幅老照片顯示,一位行人身著長袍,頭戴西式禮帽從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南走過。其時西風東漸,國人的服裝也出現了中西結合的風潮:西服、禮帽、皮鞋開始出現在古老皇城的街頭。

  1924年12月17日,在天安門前舉行了北京第一條有軌電車線通車典禮,次日這條線路正式通車。當時的《晨報》報道,“正陽門內至西直門大街,沿途極為熱鬧,每至一站,即有多數之男女,挨車軌觀看。”

  與袁世凱的13次密談

  清帝遜位後,孫中山為彌合南北分歧,鞏固共和,讓臨時大總統之位於袁世凱。1912年8月24日至9月17日,他受袁世凱之邀第二次訪問北京。當時,袁世凱在北京剛殺害武昌起義領袖之一張振武。對於革命派來説,孫中山北京之行無疑冒有風險。

  1912年8月18日,孫中山登船離滬赴京。一女士闖入船艙,她拿出武器,以死反對孫中山赴京。孫中山好言勸慰,該女士怏怏登岸。

  “去是我的責任。”孫中山説,“因張振武的無故被殺,內戰可以因此而起。我們必須保持中華民國的統一。倘使我不到北京去,國民都要以為我懼怕袁世凱。倘使我去,國民都要想,我是保護他們利益的。”

  8月24日下午5時半,孫中山抵京,乘袁世凱所備朱漆金輪馬車,由正陽門入城,當晚至鐵獅子衚同袁氏臨時總統府。袁設宴並親為執盞,説,“刻下時事日非,邊警迭至,世凱識薄能鮮,望先生有以教我。”孫中山答,如有所知,自當貢獻。

  共和初建,多數國人還不知共和為何物。孫中山為敦促袁維持共和,在北京與袁世凱密談十三次,對自己的治國方略言無不盡。

  《孫中山集外集談話》記錄了孫中山與袁第一次的談話內容,“孫問,你為什麼置張振武于死地?”

  “袁唯唯、軟軟地答道:因為黎氏給我一個電報説,張振武不但圖謀反對黎氏,且圖謀反對政府。所以,因為他圖謀反對政府,似乎應當處死刑的。”

  袁表示悔意後,孫與袁談到了委任官吏與鐵路修建等事。

  上海《民立報》其後報道,孫中山有語雲:“袁總統可與為善,絕無不忠民國之意。國民對袁總統萬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訐,使彼此誠意不孚,一事不可辦,轉至激迫袁總統為惡雲。”

  孫中山到京第三天,袁在迎賓館設宴歡迎,到者四五百人。袁孫對座,第二個菜剛上來,便聽到大廳內西南角吵嚷。有人説,共和是北洋之功,並説孫中山一點力量也沒有,是孫大炮,大騙子。這時有兩排軍官都站了起來,還以指揮刀碰地板。孫中山態度從容,這樣鬧了有半小時,回憶者張國淦在《孫中山與袁世凱的鬥爭》一文中認為鬧事看來是事先安排的,但孫中山一直不理。

  9月2日,孫中山與袁進行第九次談話。《孫中山集外集》記載:“袁氏以現在各省皆有暗潮,廣東等省之省議會與都督屢生衝突,值此國勢阽危之時,此等險象實非所宜,應如何設法維持?”

  “中山則以通電各省,使遵守約法,勿越許可權,為解決爭競之辦法。”

  在北京期間,孫中山曾與人説:“維持現狀,我不如袁,規劃將來,袁不如我。為中國目前計,此十年內,似仍宜以袁氏為總統,我專盡力於社會事業。十年以後,國民欲我出來服役,尚不為遲。”

  1912年9月12日,孫中山與黃興瀏覽前清宮殿及頤和園,還同赴金魚衚同那桐宅參加了前清隆裕太后命載灃舉辦的宴會。

  這一晚,革命領袖孫中山、黃興與他們所推翻的滿清皇室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

  載灃因病未到,由貝子溥倫致辭,他説,“革命本國家進化應有之舉,故湯武革命稱為聖人,且此次革命原屬國體問題,現在建設共和,不特皇室仍受優待之舉,並使滿洲人民同享共和幸福,迥非前古帝政時代可比。”語畢,他代載灃致孫、黃兩位頌詞。

  黃興致答詞,“二十世紀之國家,須賴國民共同護持。專制政體不足以獨立於地球之上,非建設共和,無以保全我五族同胞且自武昌起義,甫及三月,大局略定,全賴隆裕皇太后、皇帝及諸親貴以國家為前提遂使全國早日統一。”

  9月16日,孫中山赴總統府,出席袁世凱舉行的餞別宴,並與袁作最後一次談話。

  席間,袁世凱欲刺探孫中山的意志,他佯作酒醉,拊孫曰:“方今革命克告成功,先生奔走數十年之目的已達,中華革命於是告終矣乎?”孫中山莞爾對曰:“滿清幸已推翻,如雲中國革命從此告終,恐未必然。”

  袁世凱聞語失色,孫中山之言也為日後歷史所證實。

  孫中山一生革命的終點

  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改組國民黨宣言,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他將中國國民黨改組為包含工人、農民和民族資産階級的革命聯盟,從而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曹錕政府。11月5日,馮玉祥的國民軍將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出紫禁城。

  同月,馮玉祥電請孫中山北上“討論國是”。孫中山在北上途中重申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主張,並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口號。

  孫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國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此種目的,與帝國主義欲使中國永為其殖民地者,絕對不能相容換言之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倒軍閥,尤在推倒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

  11月11日,孫中山致電馮玉祥,讚譽其將溥儀驅逐出宮,認為“復辟禍根既除,共和基礎自固,可為民國前途賀”。

  13日,孫中山在啟程北上之日視察位於廣州的黃埔軍校。也許身為醫學博士的孫中山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預感,也許他為國民黨終將建立起一支軍隊而欣慰,孫中山在檢閱完畢後對校長蔣介石説,“余此次赴京,明知其異常危險,將來能否歸來尚不一定。然余之北上,是為革命,是為救國救民而奮鬥,又何危險之可言耶?況餘年已五十九歲,雖死亦可安心矣。”

  12月31日,孫中山自天津抵達北京,此前在天津業已抱病。當日下午4時,專車到達前門車站,孫中山受到北京各界三萬餘人的歡迎。孫中山因病未作演講,以書面形式散發了《入京宣言》:“十三年前,余負推倒滿洲政府,使國民得享自由平等之責任。惟滿清雖倒,而國民之自由平等,早被其售與各國,故吾人今日仍處帝國主義各國殖民地之地位。因而救國之責,尤不容緩。”

  1925年3月11日,已入彌留之際的孫中山在宋慶齡的幫助下,簽下了《國事遺囑》《家事遺囑》《致蘇聯政府遺書》,他在世最後時光裏一直呼喊:“和平、奮鬥、救中國。”

  北京是孫中山轉向革命的起點,也是他一生從事革命的終點。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鐵獅子衚同病逝,享年58歲。

  當時上海《申報》評論説,“中國數十年來為主義而奮鬥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國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變,始終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北京有將近75萬人到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中央公園公祭追悼孫中山。

  3年之後,蔣介石統率的國民革命軍獲得北伐勝利,宣告中國統一,定都南京,改北京為北平。此後,孫中山畫像曾短暫挂在天安門上。《天安門舊影》收錄了兩張珍貴的歷史照片,註明:“孫中山像挂在了天安門正中門洞上方。在門洞右側有‘革命尚未成功’,門洞左側有‘同志仍須努力’的條幅”。

  1950年新中國國慶,在經過天安門的群眾遊行隊伍中,孫中山畫像與毛澤東畫像一起出現,並列于最前排。孫中山一生“救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夙願在此獲得回應。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劉巍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