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起義:血肉譜就的英雄悲歌

時間:2011-09-28 15:46   來源:揚子晚報

廣州黃花崗陵園內的七十二烈士墓。

  重讀革命志士一百年前的一封封絕筆家書,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歷史上,很少會有一次結局失敗的革命或戰役,能在後世評述中達到如黃花崗起義般的高度。在那個充滿黑暗、絕望和死亡的年代裏,英雄們是用飛蛾撲火般的失敗,尋喚著光明、希望與重生…… 

  世人皆知黃花崗起義,記者亦如是。可直到站在廣州黃花崗公園中,那塊篆刻著此役犧牲烈士姓名的石碑前,記者才喟然發現,中山先生口中“付之一炬”的“吾黨菁華”,大多只是長眠在這塊他們曾用生命捍衛和戰鬥過的土地一隅,不為人所知。

  卻也有為數不多的例外,比如林覺民、方聲洞。起義之前,前者寄書“與妻”,後者以信“稟父”,其文俱感天動地流傳至今,而讓後人永遠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兩封絕筆家書,百年前引出一段豪氣幹雲的革命史志,百年後則開啟了一條通往英雄內心世界的路徑。在那個世界裏,有決絕、果敢和家國大義,也有不捨、依戀和兒女情長。

  這次分離,已是永別

  “辛亥春雷,義起粵中,豪傑奮發,共謀傾圮,興復邦家。”——孫中山

  廣州小東營5號,偏于街巷深處而少有客跡。記者輾轉尋至那裏,所見一式青磚暗瓦,顯是古跡。

  很難想像“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就藏在此處。畢竟,沿途記者曾路過當年起義的主攻目標、“兩廣總督督署”舊址,粗略估算不過500米距離。進而釋然,難怪史書有述及此,常言“前一分鐘府衙四週仍靜無人聲,突然就槍聲大作,革命黨人已衝至門前,直若從天而降……”

  舊址紀念館研究員田蘋女士告訴記者,小東營既是起義領導人黃興的寓所,也是他率部出發、進攻督署的地方,而林覺民和方聲洞們,正是從這裡,跨出了人生的“最後一步”。

  1911年,林覺民24歲。就在幾個月前,作為留學日本的同盟會會員,他剛剛接受了為起義募集經費的任務,最後一次回到了自己位於福州的家中。

  在家中等待他的,是妻子陳意映。這位出身名門的溫婉女子,在自己17歲時便嫁給了18歲的林覺民。從此,“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儘管夫妻情深,儘管久別重逢,儘管意映彼時正懷著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回家的那段時間,林覺民卻幾乎終日不見蹤影,四處奔波籌集著起義資金。

  4月初的一天,林覺民告別妻兒,再度啟程。只是,這次分離,已成永別。

  同一段時間,25歲的方聲洞正在日本,和妻子王穎上演著類似的別離。

  當年年初,孫中山準備廣州起義的消息不斷傳到日本,正準備畢業的方聲洞再無心學業,他在給友人信中寫道:“警電紛至,中國亡在旦夕,所希望者,吾黨此舉耳,不幸而敗,精銳隨盡,元氣大傷,吾黨必久不能振,中國因之而亡。然則此舉非特關吾黨盛衰,是直系中國存亡也,吾安忍重為洋奴哉。”

  後來,方聲洞決定回國。走之前他帶著妻兒去拍全家福。記者後來在採訪原廣東社科院院長、著名史學家張磊老先生時,曾在他的一本書上看過這張照片:身穿和服的王穎面對鏡頭,方聲洞卻側著身子目視正在妻子膝上揮舞右手的幼子。“攝影師讓方看鏡頭,可他卻執意要看著兒子。”

  4月27日淩晨,林覺民從香港坐船來到廣州。他直接去了現今的小東營5號,在那裏見到了黃興和大批起義者,其中就包括已在前一天抵達的方聲洞。田蘋告訴記者,在烈士名單中有留學生、海外僑胞、記者、教師、工人、農民、軍人,“他們來自社會各界,轟轟烈烈地犧牲在一起。他們都是追求自由、幸福理想的先驅,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共同書寫了一個民族的歷史。”

  “以天下人為念,為天下人謀永福也。”“邇者與海內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對林覺民、方聲洞們來説,他們所為的,只是心中堅定的信念和理想,即便明知自己要面對的,是死亡。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