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三武”

時間:2011-09-28 16:06   來源:長江網

  在辛亥武昌首義時,有三位年輕人都是策動武昌起義的重要角色,對於創建民國厥功極偉。那就是名聞全國的“三武”——孫武、蔣翊武、張振武。由於他們三人的名字中有一字相同,地位也大致相當,而且又都是武昌起義的風雲人物,故人們稱他們為“首義三武”。

  辛亥革命前後,共同的革命志向將“三武”匯集在一起,他們一起組織革命團體,一起為革命奔走呼號,他們為武昌起義的爆發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革命隊伍內部隨之出現分化,曾一起並肩戰鬥的辛亥“三武”也開始互相傾軋,鬧得水火不相容,以致被革命的反對派所利用,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心痛的悲劇。

  首義“三武”的矛盾與糾葛,主要圍繞著兩條主線展開:一是文學社與共進會合併後的權力分配問題,一是對待黎元洪的態度問題。

  辛亥革命前夕,湖北地區的兩大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雖然政治目標一致,但一直存在著門戶之見。隨著起義時機的成熟,為了統一革命組織,壯大革命力量,革命黨人提出了兩團體聯合建議。圍繞著這一聯合問題,孫武和蔣翊武之間出現了“二武”爭雄的局面。

  合作的建議最初由共進會提出。當孫武派陳孝芬去試探蔣翊武時,蔣翊武説道:“合作固然好,將來我們一定要上他們的當。他們那些留過洋的、穿長衫的人,不好招惹。特別是孫武,領袖欲特強,將來共事很難相得。”但經過反覆磋商,雙方還是同意在1911年5月1日舉行第一次商談聯合的會議。在會上,雙方的談話並不令人愉快。蔣翊武説:“現在文學社在軍營中發展力量很大,我們合作後,少數應該服從多數,我們是可以成為主體的。”孫武聽罷也不肯認輸,立即回答道:“我們共進會是同盟會的系統,直屬東京本部領導,與長江各省都有聯繫,……據初步統計,人數超過文學社,我們聯合後,共進會當然居於領導地位。”

  兩人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會議未獲得任何結果。6月14日舉行了第二次會談。會上基本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隨後,在湖北領導人選的問題上也作出了具體安排,議定蔣翊武為軍事總指揮,專管軍事;孫武為軍務部長,專管軍事行政;劉公任總理,專管民政。軍政大權,由孫蔣二人分擔。關於全體重大事件,由三人集合大家共同商議處理。後來,李春萱在《辛亥首義回憶錄》中對這一局面作了這樣的分析,他説:“這樣劃分,職權不明確,究竟誰指揮誰,也未加以規定。不過當時只有這樣劃分才能使三人矛盾暫時得到統一。事實上三人從此形成了各不相下的惡劣局面。所以,武昌首義成功後,三人明爭暗鬥,矛盾逐步發展。”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孫武任軍務部長後,利用部長之便,委以部分共進會幹部擔任高級軍官。蔣翊武名義上是軍務部副部長,卻無實權,文學社的其他成員更是遭到排擠。文學社與共進會之間早已存在的傷痕再添新疤。   

  孫武在主持軍務部期間,權力欲膨脹,專橫驕妄之氣更盛,漸漸失去革命同志的支援,頗感處境孤立。於是他倒向黎元洪一邊,希望擁黎自重,黎元洪也希望在黨人中找一個強有力人物,兩者一拍即合。這樣,圍繞著反黎與擁黎,“三武”之間又展開了新的矛盾與糾葛。

  孫武與黎元洪搭上關係後,處處與革命黨人作對。後來夥同一批失意的官僚、政客在上海成立“民社”組織,擁黎元洪為社長,隱與同盟會相抗衡。

  孫武由於個人的權勢欲沒有得到滿足逐步發展到分裂革命隊伍,引起了許多同志的不滿。他們私下議論:“新做了幾天官就瞧不起人,要是長久下去,那還得了嗎?”這樣,一個以推翻孫武為直接目的的行動在醞釀著。

  1912年2月27日晚,以共進會會員黃申薌牽頭,以文學社成員為主體的倒孫運動發生了。他們佩戴“群英會”徽章,高喊“打倒孫武”,“打倒軍務部長”的口號,上街遊行,鳴槍示威。孫武事先得到消息,逃避漢口。群英會事件後,孫武被迫去職。後來,他做了袁世凱政府的高等顧問。

  在首義“三武”中,張振武和蔣翊武的結局都不如孫武。1912年8月,黎元洪假手袁世凱在北京處死了張振武。蔣翊武參與“二次革命”討袁失敗後在桂林被捕遭殺害。

  後來,有人對“三武”作了一個結合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孫武不如振武,振武不如翊武。這也算是對首義“三武”的一個總體評價吧。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