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述:革命大破大立 探尋“中國道路”

時間:2011-10-08 14: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百年前,一個十歲的男孩將要剪去辮子,新學堂裏他不會因為背誦不出《論語》而受到責罰。男孩在地圖上知道了中國以外的世界,孩子們偶爾會去看“文明戲”,家中小他五歲的妹妹也不必像祖母那樣纏足,很快可以和他一起上學。男孩還發現在大人的世界裏,有一個叫做皇帝的人沒有了,越來越多的人脫掉了長袍馬褂……

  這一切,只因一百年前,爆發了辛亥革命,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自此發生大的改變。延續千年的帝制一朝崩塌,絕不容許再續;傳統的農耕經濟開始向現代工業化經濟轉變;新舊社會風俗激烈衝撞;苛刻教條的“尊卑有序”等舊封建觀念被破除,西方新式觀念廣泛傳播;新式教育全面取代舊式教育……

  可以説,辛亥革命,為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開啟了一個不可逆轉的全新發展方向。

  那場革命,帶來最重要的一個結果是“皇帝沒了”。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兩千多年“主權在君”的王朝政治結束,開啟了“主權在民”的共和政治。此後雖有洪憲帝制和丁巳復辟,卻終成歷史長河中的鬧劇。梁啟超在1921年談到辛亥革命的意義時高呼,“任憑什麼人……若再要想做中國皇帝,可是海枯石爛不會有這回事了!”

  皇帝這個至高無尚的權威被推翻,對中國人思想的衝擊不可估量。清末,一系列西方觀念,如“自由、平等、博愛”開始涌入中國。辛亥革命後,大門持續打開,“如果沒有辛亥,就不會有八年後的五四運動思想啟蒙,裏面有內在的一脈相承”,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告訴中新社記者。十年後的1921,中國共産黨成立,成員中的朱德、董必武、林伯渠等都曾是同盟會會員,為辛亥革命出過力。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破小農經濟,立工業化經濟;破舊教育,立新式教育都有一個漫長過程。1895年,甲午戰敗簽下的《馬關條約》,允許外國人在華投資設廠,自然也放寬了對中國人設廠的限制,但工業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直至民國初十年,才迎來了“民族資本主義的春天”。十九世紀引入中國的新式教育,始終不是當時年輕人的最佳選擇,包學費、膳食費、書籍費的新式學堂常常招不滿人,卻只成為從“小康墜入困頓”的魯迅等青年的無奈之選。直至辛亥革命,入新式學堂才成為富家貧民的選擇常態。新式教育不再局限于沿海一帶,而逐漸普及到了內地。

  百年前的那場革命,槍聲仍猶在耳。武昌首義後,湖北軍政府宣佈“永久建立共和政體,與世界列強並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用萬國和平之福”,此為古老中國融入世界的最激烈嘗試。“這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地方,也是它遭受挫折的原因。融入世界,是指融入西方世界,但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卻遭到過激否定。”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姜義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辛亥革命代表著中國人開始探索一條中國自己的道路。”

  一百年來,中國先想融入西方世界,後又想融入以蘇聯為代表的世界,步履蹣跚,挫折重重。直至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尋找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中國的發展才令世界刮目相看。回望百年曆史,更感堅持自己民族主體性的可貴。唯有以紀念為契機,認真總結百年探索中的成功與不足,才能堅定自己的路向,進一步凝聚海內外同胞的意志和智慧,同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鄭巧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