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

時間:2011-07-01 10:42   來源:綜合

  天安門廣場記載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五?二○運動都在這裡為中國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重的色彩。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廣場拓寬,並在廣場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後又分別在廣場的西側修建了人民大會堂、東側修建了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南側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天安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紅白墩臺,墩臺上是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城樓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城樓前兩對雄健的石獅和挺秀的華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門成為一座完美的建築藝術傑作。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新中國的象徵,它莊嚴肅穆的形像是中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