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載光榮足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致力推動兩岸交流

時間:2011-12-27 15:4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9月27日北京消息今年是宋慶齡逝世30週年,也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29週年。作為以宋慶齡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時刻銘記孫中山、宋慶齡的深情囑託及肩負的光榮使命,以堅實的腳步,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譜寫了華彩樂章,留下了光榮的足跡。

  特別是第五屆理事會召開以來,在中央對臺方針政策正確指引的大背景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先後接待臺灣各類交流團組155個,7810人次;組派赴臺交流團組50個,1304人次,為兩岸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推動兩岸交流成果豐碩創造多個“第一”

  宋慶齡晚年最大的願望之一,就是祖國的早日統一,熱望早日實現臺灣歸回祖國。回顧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以來,在促進兩岸交流、理解方面取得的成績,回望並銘記歷史長河中那些具有獨特意義的瞬間,往往能讓我們更清晰地感知和品讀歷史。

  2002年4月,由宋慶齡基金會邀請並接待,85歲高齡的臺灣知名人士李煥先生帶著子女訪問大陸。這是臺灣前政要回訪大陸的第一人,對李煥本人及兩岸交流來説,都是名副其實的“破冰之旅”。

  2005年8月,應宋慶齡基金會邀請,臺灣“僑聯總會全球僑領大陸參訪團”一行60人訪問大陸,這是臺灣旅居世界各地的僑領首次訪問大陸。而這次參訪,也使兩岸僑界建立了常態交流互動渠道。

  2009年2月,應宋慶齡基金會邀請,臺灣金融總會理事長許嘉棟先生率臺灣金融界人士參訪團一行42人來北京參訪,這是臺灣金融總會首次組派大規模的參訪團來訪大陸,並達成積極共識,為兩岸金融監理協議及ECFA的簽署奠定了良好基礎。

  ……

  近年來,宋慶齡基金會先後與島內近百家機構建立了友好聯繫,與近三十家機構建立了常態化互訪與合作機制。同時,宋慶齡基金會與連戰、吳伯雄、王金平、江丙坤、高孔廉、林益世、簡鴻文、簡又新、李鍾桂、許倬雲、翁岳生等島內近百位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建立了友誼。

  以“歷史為根文化為魂”兩岸青年交流譜寫美麗篇章

  “惟願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於自身之肩上”。在革命的關鍵時期,孫中山先生曾用這樣的話語激勵青年。青年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兩岸關係的未來和希望,青年交流是兩岸交流交往中最靈動、最美麗的篇章。

  自2001年以來,宋慶齡基金會兩岸青年交流經歷了積極嘗試、穩步推進、創新發展的三個階段。從“能互相來往”到“多互相來往”,逐步發展到“頻繁往來”、“深度交流”。在此過程中,真誠、理解、友誼、和平的種子,在兩岸青年心中深深植根。

  2007年年初,宋慶齡基金會組派大陸高校師生參訪團赴臺交流。幾位臺灣大學生在臺北酒店與大陸參訪團的成員相擁而泣,激動不已。原來,2001年宋慶齡基金會舉辦了“兩岸少年兒童大聯歡”活動,兩岸學生友誼從此締結,聯繫從未中斷。當年的成員6年後在臺北相聚,不僅喚起了曾經相識的美好回憶,更延續了心手相連的同伴情誼。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兩岸青年的交流中,並不鮮見。

  如果僅僅停留在增進了解、建立友誼、分享感動、個人體驗的層面,交流的意義似乎有些單薄。2011年,宋慶齡基金會給參加交流活動的兩岸及港澳青年寫了一封題為《且行且珍惜》的書信。信中這樣寫道:“當代兩岸青年應該堅定撫今追昔、擔負責任的勇氣,更應樹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信心,這是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期待。“以歷史為根、文化為魂”的理念,隨之在宋慶齡基金會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清晰了起來。

  宋慶齡基金會開展的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本身也是一段歷史。

  凝聚骨肉情感開展兩岸公益交流合作

  “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宋慶齡基金會在開展兩岸公益交流與合作,加強兩岸基層民眾的交流與往來,凝聚兩岸同胞骨肉情感,增進兩岸民眾與青少年福祉中發揮著獨特作用。

  2001年,宋慶齡基金會與臺灣富邦文教基金會持續開展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項目,項目至今已延續了三期,兩岸近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從中受益;

  2009年,臺灣發生“莫拉克”颱風災害後,宋慶齡基金會捐款300萬元人民幣,用於災區恢復重建和青少年教育事業;

  2010年3月,應基金會邀請,來自臺灣桃園縣、高雄縣的200多名鄉、鎮、里長和基層代表來大陸參訪交流,這是臺灣基層民眾首次大規模來大陸交流參訪。

  ……

  2009年11月27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胡啟立在會見臺灣藝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江宗鴻一行時表示:“要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僅僅有官員的參與還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加廣泛的、社會各界的、各行各業的、擴大範圍的普通民眾的更多參與,讓兩岸民眾互相接觸,共同開拓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共同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共同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包括團結、勤勞、勇敢等在內的豐富多彩的文化,不斷促進兩岸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這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這一講話,強調了開展兩岸基層民眾交流與往來的根本性與重要性,進一步明確了基金會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開展工作的領域和方向。(台灣網、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報道)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