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撫國

時間:2011-07-05 16:38   來源:中國教育網
  張撫國乳名水旺,一八八八年生於禹縣(今禹州市)張得張樓鎮一個貧農家庭。自幼隨父母逃荒在外,曾被賣給人家,後又被父母贖回返裏務農,親受富豪、官紳的欺壓,飽嘗人間苦難。
  他十七歲就投身武昌鄂省協統黎元洪部新軍。在新軍中,革命黨人的宣傳教育,堅定了他反抗清朝政府的思想信念。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那晚七時,武昌城內新軍第八鎮(鎮相當於後來新軍制的師)工程營左隊工程士兵熊秉坤、金兆龍等準備起義,被排長陶啟勝發現。陶另左右綁金,金大呼:“同志們動手!”全隊士兵齊聲響應。反動軍官被擊斃或聞風逃走。起義士兵在熊秉坤、金兆龍的率領下,直向楚望臺軍械庫進攻。槍聲一響,張撫國率本隊起義士兵四十多人飛奔前來投入戰鬥,在楚望臺防守的工程營左隊士兵紛紛響應。於是,軍械局遂被起義軍佔據。同時,武昌各處的革命黨人聞聲響應。起義士兵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大,起義的人們不斷奔向楚望臺,在軍械局領取彈藥後向督署進攻。清總督瑞澂破墻逃入兵艦,其餘官吏在起義的槍聲中也跑得幹幹靜靜。十一日上午,起義軍完全佔領武昌。漢口、漢陽也相繼光復。隨著武昌起義的勝利,各省紛紛響應,宣告獨立。
  張撫國歷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海陸軍大元帥兼鄂省都督黎元洪部新軍四師八旅十六團二營一等見習官、連長、營長(最後升至團長)。在武昌起義中因建首功,被黎元洪總統特授“首功執照”嘉獎。後屢立戰功,受到黎元洪部海軍司令孟公器重,遂將次女許給他為妻。結婚後住在武昌文昌門內報頭堤52號孟公館。(其七妻弟孟榮庭,解放後在武漢市電業局工作,住漢口市林森路德義裏7號,原福南路維善裏7號。)
  一九二零年九月間,張撫國攜眷返鄉省親,當月二十七日適生一子(張光發),擬待百天時歸部。在此期間,他如遇不滿國民革命的清朝遺老,即登門曉以大義;若遇不逞之徒則言辭勸善規過,深得民望。然而,土著惡棍對他懷恨在心。
  一九二一年農曆正月初十下午二時,他在村北二郎廟赴會,遇匪徒張西明等,彼佯裝向他作揖(恭賀新年),另二匪徒于運、張書堂乘其還禮之際,在背後開槍,彈穿心臟而亡,終年三十三歲。匪徒們將他手槍劫走,揚言斬草除根。其妻孟氏聞訊,抱起長女(張大妮)和孤兒(張光發)藏匿親友家中,倖免罹難。孟氏隱姓埋名,含辛茹苦撫養孤兒,憂憤成疾,于一九二九年臘月初九病逝。
  湖北軍政府得知張撫國慘死,多次派兵前來緝拿兇手未果。一九二八年十月間,禹縣政府將匪徒張西明、張書堂、于運等逮捕,經審訊核準後處決。
  其後人曾存有孫中山、宋慶齡、廖仲愷、何香凝與張撫國合影,照片在文革中被焚燬。解放後,宋慶齡、何香凝等派人從北京到張樓村尋訪張撫國後人,因其後人避禍隱姓,鄉里鄉親皆不知情,故尋訪未果。
  現在武昌辛亥革命紀念館存有張撫國事跡記載,禹縣縣誌和許昌地方誌均對其事跡有詳盡記載。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