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與辛亥革命

時間:2011-06-28 16:42   來源:辛亥革命網

  楊虎,字嘯天,小名德順,安徽省寧國楊山鄉人,先後攻讀于清軍武弁學堂、兩江講武學堂、南洋高等警務學堂,歷任江蘇軍總司令、廣州非常大總統府參軍、上海警備司令和中國國民黨4—6屆中央監察委員,授陸軍中將。

  光緒三十一年(1905),18歲的楊德順(楊虎)經南京34標標統介紹,進入清軍水師武弁學堂讀書;1907年春,轉入兩江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升入南洋高等警務學堂。是年年僅20歲的楊德順(楊虎)加入“同盟會”,經常在學生、建築工人中宣傳革命思想。

  1909年楊德順(楊虎)在南京成德中學任體操教師,當時正值清廷腐敗,反清鬥爭風起雲湧,此時的楊德順(楊虎)挺身而出,投身於新軍第九鎮(多數士兵傾向革命),在清軍中策動起義,被告密,潛逃上海,後又到廣東與藍天蔚同謀反清,隨藍潛出關外,在東北等地秘密進行革命活動。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響應。德順(楊虎)與藍天蔚在關外率軍進擊,勢如破竹。革命風暴席捲全國,清朝統治土崩瓦解。12月,孫中山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德順(楊虎)自關外南旋,追隨左右。

  不久,袁世凱竊權,革命遂告失敗。德順(楊虎)受命去湖北宜昌組織鄂西革命軍。袁重金賄買,德順拒受。

  1913年7月12日,孫中山號召革命黨人舉行“二次革命”,德順(楊虎)奉命回滬,協助陳英士部署軍事。七月末,德順(楊虎)與黃興在南京宣告獨立。九月,終因力弱而失敗,即流亡日本,隨陳英士面覲孫中山,孫中山稱讚德順是員“虎將”。陳等人當即提議德順(楊虎)改名“楊虎”,取字“嘯天”,遂任孫中山秘書,從此楊德順正式改名為楊虎。

  1915年,袁世凱稱帝,接受日本提出的21條賣國條約。孫中山發動“護國運動”,興師討袁。為滅袁在滬勢力,孫中山令陳英士擔任江浙司令長官,駐滬主持一切;命楊虎任江蘇軍總司令、海軍陸戰隊司令兼代理海軍總司令;命蔣介石幫助計劃。12月4日下午,楊虎率20余人組成的敢死隊夜襲肇和軍艦,發動水兵起義,炮擊上海製造局。但因聯絡不便,陸上進攻遇挫失利。次日晨,北洋軍應瑞、通濟兩艦聯合炮擊肇和,又遭浦東、浦西增援袁軍夾擊,楊虎等猝不及防,被迫棄艦撤退。肇和一役,中華革命黨損失慘重,但起義揭開了武裝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活動的序幕,也是民國革命史上彪炳之一頁,因此孫中山十分讚賞楊虎。

  1916年4月,楊虎獲准去江陰要塞再圖大舉,陳英士命蔣介石協助楊虎去江陰進行策反活動,于4月14日佔領了炮臺,併發表了《江陰獨立宣言》,後因內部發生叛變,士兵逃離,楊虎與蔣介石經營救繞道乘船返滬,使要塞得而復失。

  1917年7月7日,孫中山率海軍和部分國會議員回粵,舉起護法旗幟,聲討北洋軍閥。8月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9月初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就任大元帥,唐繼堯、陸榮廷為元帥,楊虎任大本營參軍,甚為孫中山所倚重。

  青年時期的楊虎,滿懷壯志豪情,始終追隨孫中山先生,積極投身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特別是在護國運動中,他親率敢死隊攻佔肇和艦炮擊上海製造局,更為中國近代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