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時間:2011-06-28 16:15   來源:辛亥革命網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運動,在這次運動中始終與一個歷史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革命領袖毛澤東曾指出,辛亥革命造就了偉大的孫中山,使他成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運動,在這次運動中始終與一個歷史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革命領袖毛澤東曾指出,辛亥革命造就了偉大的孫中山,使他成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 
孫中山(1866~1925年),名文,號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縣)人。1883年改號逸仙,此後在廣州、香港讀書和遊歷歐美時常使用此名。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被人習稱為孫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在香山縣翠亨村一個農民家庭中。父親孫達成靠務農為生。從6歲開始幹農家活,在童年時代就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性格。10歲入村塾讀書。1878年,年僅12歲的孫中山隨其母遠航檀香山開始了新的生活。1879年9月,孫中山到英國基督教監理會辦的意奧蘭尼學校讀書。1883年7月,孫中山回國,在翠亨村一面幹農活,一面自修中西學問。1883年11月,孫中山在香港入英國基督教聖公會辦的拔萃書室讀書,隨後又到中央書院。1886年夏季,孫中山在香港中央書院畢業,進入南華醫校讀書,次年轉入香港西醫書院就讀,直到1892年畢業。 
1892年7月,26歲的孫中山以優秀的學習成績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1894年6月,孫中山到達天津,上書李鴻章,主張改革把中國建設成為近代化強國。上書未果後,孫中山來到檀香山,于1894年11月24日,成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資産階級革命的小團體——興中會。 
1895年1月,孫中山回國策動武裝起義。2月,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會。1895年組織廣州起義,1900年組織惠州起義。起義失敗後,流亡海外。 
1905年7月,孫中山抵達東京。8月20日,在東京成立同盟會。1905年11月,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十六字宗旨歸納成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武裝起義的籌備工作中。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他在兩廣和雲南境內組織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 
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海外,宣傳革命,籌措經費。1910年11月,在檳榔嶼召開會議,決定在廣州再組織一次起義。孫中山不辭辛苦奔走加拿大,為廣州起義籌款。此後,孫中山不停地為國內武裝起義籌款。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于1911年12月25日抵達上海。12月29日,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實行民主改革,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發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後,孫中山進行了“社會革命”的嘗試,企圖實業救國。1913年宋教仁遇刺後,孫中山堅持武力討袁,發動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1917年孫中山到廣州,聯合西南軍閥勢力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發起“護法”戰爭。 
1921年,孫中山又到廣州組織中華民國正式政府,積極籌備北伐。1922年,陳炯明叛亂,孫中山脫險後又到上海。1923年,孫中山第三次回到廣州建立革命政權,任海陸軍大元帥,再次準備北伐。1924年1月,他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共産黨的幫助下,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 
1924年秋,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邀請孫中山進京商談時局問題。於是,孫中山離廣州北上。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不幸逝世。 
孫中山領導人民推翻清王朝的統治,為我們祖國的獨立、自由和富強而奮鬥一輩子,給中國的民主革命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因此,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崇敬和懷念。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