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元圖書館

時間:2011-06-28 16:40   來源:辛亥革命網

在越秀區越秀山鎮海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

  鄧仲元(北86——1922),名鏗,惠陽人。光緒三十一年(1905)入廣州將弁學堂,次年畢業,任步兵科助教、代理區隊長等職。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走香港。武昌起義後在東江率民軍起義響應。廣東軍政府成立,任陸軍司司長,1917年粵軍成立,任參謀長,1922年孫中山率軍北伐,他於後方籌餉,3月21日在廣九火車站被陳炯明部屬刺殺重傷不治。孫中山下令追贈為陸軍上將,派徐紹楨致奠,並著陸軍部從優擬議恤典。  仲元圖書館建於1929年,隔年建成,水泥混凝土構造。建築以水泥倣木構鬥拱和飛檐,橫樑則用瓷繪花板裝貼,水磨青磚砌墻,花崗石砌墻腳,並雕刻花飾為門框,再襯以有水泥洗石米的圍廊臺座,使大樓顯得華貴富麗,而具雄偉高大的民族氣派。門樓則建在正面小山堆前,雖然立柱採用水磨青磚砌建,然鐵門和柱頂裝飾吸取西方建築的形式,為中西風格混合式做法。大樓面積253平方米,正面門內兩邊各有一道轉曲樓梯直上三樓,而室內邊又有各一道樓梯可上二樓和直上三樓,上落通道堪稱方便,一樓後半段挖有地下室,地下室至基座前面兩邊各有流通空氣的氣洞,使地下室空氣得以對流。門樓兩邊延伸周圍有圍墻水泥柱,設計以鐵鏈扣連,把整個環境空間圍起,總面積為7600平方米。仲元圖書館自建成以來,由於種種原因,終未正式辦成圖書館對外開放。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從粵北迂迴廣州寶華路,由於校址地方狹小不敷用,於1946年8月至1947年6月曾借圖書館址為校址。建國初,舊址曾是廣州市博物館館址。1953年該館移至鎮海樓,這裡辟為該館自然之部陳列室。1957年,市有關領導決定籌建廣州美術館,以環境寧靜優美的內址作為館址。為了增加美術展室,美術館於大樓後東側新建畫廊。)990年為充實越秀山文物參觀旅遊線,於正面門牌方向兩邊引伸沿著小山堆,新建迴環碑廊,鑲嵌清代廣州潘仕成海山仙館摹刻的歷代書法叢帖刻石,大樓前水池兩邊又各增建一小陳列室,水池前及小山堆樹立了立體藝術雕塑各一座。使這幽美雅靜的自然環境,大為改觀,增添了詩情畫意的藝術境致,給人留下美好高雅的印象。在越秀區越秀山鎮海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鄧仲元(北86——1922),名鏗,惠陽人。光緒三十一年(1905)入廣州將弁學堂,次年畢業,任步兵科助教、代理區隊長等職。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走香港。武昌起義後在東江率民軍起義響應。廣東軍政府成立,任陸軍司司長,1917年粵軍成立,任參謀長,1922年孫中山率軍北伐,他於後方籌餉,3月21日在廣九火車站被陳炯明部屬刺殺重傷不治。孫中山下令追贈為陸軍上將,派徐紹楨致奠,並著陸軍部從優擬議恤典。  仲元圖書館建於1929年,隔年建成,水泥混凝土構造。建築以水泥倣木構鬥拱和飛檐,橫樑則用瓷繪花板裝貼,水磨青磚砌墻,花崗石砌墻腳,並雕刻花飾為門框,再襯以有水泥洗石米的圍廊臺座,使大樓顯得華貴富麗,而具雄偉高大的民族氣派。門樓則建在正面小山堆前,雖然立柱採用水磨青磚砌建,然鐵門和柱頂裝飾吸取西方建築的形式,為中西風格混合式做法。大樓面積253平方米,正面門內兩邊各有一道轉曲樓梯直上三樓,而室內邊又有各一道樓梯可上二樓和直上三樓,上落通道堪稱方便,一樓後半段挖有地下室,地下室至基座前面兩邊各有流通空氣的氣洞,使地下室空氣得以對流。門樓兩邊延伸周圍有圍墻水泥柱,設計以鐵鏈扣連,把整個環境空間圍起,總面積為7600平方米。仲元圖書館自建成以來,由於種種原因,終未正式辦成圖書館對外開放。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從粵北迂迴廣州寶華路,由於校址地方狹小不敷用,於1946年8月至1947年6月曾借圖書館址為校址。建國初,舊址曾是廣州市博物館館址。1953年該館移至鎮海樓,這裡辟為該館自然之部陳列室。1957年,市有關領導決定籌建廣州美術館,以環境寧靜優美的內址作為館址。為了增加美術展室,美術館於大樓後東側新建畫廊。1990年為充實越秀山文物參觀旅遊線,於正面門牌方向兩邊引伸沿著小山堆,新建迴環碑廊,鑲嵌清代廣州潘仕成海山仙館摹刻的歷代書法叢帖刻石,大樓前水池兩邊又各增建一小陳列室,水池前及小山堆樹立了立體藝術雕塑各一座。使這幽美雅靜的自然環境,大為改觀,增添了詩情畫意的藝術境致,給人留下美好高雅的印象。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