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慶故居

時間:2011-06-28 16:33   來源:臺州日報

 

辛亥革命志士王文慶的故居

 

  故居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臨海市東塍鎮嶺根古村中。

  王文慶故居為磚木結構的二進二層四合院,建築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有大小房屋共計33間,佔地約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雙臺門設置,東南面聳立著一道高高的青磚圍墻,包圍著屋前的大園,彰顯著大宅門的風範。圍墻外小溪流水淙淙,纏繞著古代溫州至明州(寧波)的古驛道,散發著悠悠古韻。東圍墻連接東大門,臺門的上楣精雕著“雙獅戲球”的圖案,上懸石額立匾,鐫刻著“居之安”三個正楷榜書,為民國時期書法家三門人章梫(外交部原副部長章文晉的祖父)的手筆。立匾上方橫立“山川挹秀”榜書,整座臺門蘊含著主人的雍容與雅致。

  進入東臺門,沿著鵝卵石鋪設的行道前行幾十步,便到了主院的南大門。主院7間正屋,東西廂房各3間,柱頭和牛腿等木構件上雕襯有各種花鳥人物圖飾,窗欞並花圖案秀美,工藝精湛。天井以鵝卵石鋪設,四週砌青石板沿階,中堂後壁開左右兩扇耳門,連通著後面長方形的小天井,四間後廂房東西相望,在廊下的北圍墻上各開一扇小門。整座建築顯得堅固厚樸,高大深遠。主院前燦上雲頭起伏,東西兩端依附著附屋,一字朝南排列,呈現著大宅門的氣勢,在故居的堂前挂著一幅王文慶的照片,臺門宅院整體保存完好。現由王氏族人管理使用,房屋基本保存完好。2001年2月18日,被列入臨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文慶(1882-1925),初名軍,字文卿,後改文慶。為近代民主革命運動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時就讀于臨海東湖書院。後遊學日本,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期間,結識了陶成章等革命家,並積極參加反清反封建的革命活動。光緒三十年(1904)初,與陶成章一起到臺州聯絡會黨。次年,經陶成章介紹在日本加入光復會,不久加入同盟會。光緒三十二年(1906)回國,奔走于紹、金、衢諸府縣,秘密聯絡會黨。同年冬,同盟會準備在湘贛交界的萍鄉、瀏陽、醴陵等地起義,並派王文慶返浙,與秋瑾一起組織浙江會黨配合響應。湖南提前起義,浙江計劃洩露,王文慶被迫再次出走日本。

  光緒三十三年(1907),王文慶與陶成章、龔寶銓等相繼回國,在上海重新積蓄革命力量。徐錫麟、秋瑾被殺害後,王文慶亦遭通緝,與陶成章亡命南洋,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廣州起義失敗後,王文慶和陶成章等回到杭州,在西湖白雲庵設立了秘密聯絡機關,運動新軍加入光復會,並返回臨海籌建臺州的革命聯絡機關——臺州國民尚武會,又在上海建立了光復會總部機關——銳進學社。武昌起義成功後,王文慶在上海與李燮和共同組織了攻打江南製造局的戰鬥。接著與屈映光、尹維峻、週六介、張伯岐籌急返杭州,在杭州發動新軍起義,王文慶親率敢死隊投入戰鬥。光復南京的戰鬥全面展開後,王文慶又親率敢死隊300人及來自仙居的光復軍500人,馳援朱瑞、呂公望所率浙軍,衝鋒肉搏,血戰馬群,奮攻天保城、雨花臺。南京光復後,王文慶參加了臨時政府的籌備工作,迎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並當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浙江宣告獨立,王文慶被公推為浙江臨時參議會議長,又一度擔任省長,不久改任浙江民政長。翌年,王文慶應孫中山之召,南下廣州組織策動粵浙兩軍聯合“護法”,並當選為護法國會參議院議員。1925年2月3日,病逝于上海,年僅43歲。

  王文慶的一生,是不斷革命的一生,不斷探求真理的一生。後人為了紀念他,命名臨海城內的一條街為“文慶街”。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