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支援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出臺

時間:2011-10-07 20:2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國務院日前出臺關於支援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中原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基礎、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理位置重要,糧食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國務院關於支援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強調,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糧食和農業生産大省、新興工業大省,解決好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任務。

  根據《指導意見》,支援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是鞏固提升農業基礎地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需要;是促進協調發展,為全國同類地區創造經驗的需要;是加快河南發展,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需要;是帶動中部地區崛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

  《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即: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産和現代農業基地,全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指導意見》確定了中原經濟區發展目標:到2015年,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産業結構繼續優化,城鎮化品質和水準穩步提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基本公共服務水準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生態環境逐步改善,資源節約取得新進展,初步形成發展活力彰顯、崛起態勢強勁的經濟區域。到2020年,糧食生産優勢地位更加鞏固,工業化、城鎮化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趨於均等化,基本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建設成為城鄉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優良、社會和諧文明,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經濟區。

  《指導意見》全文約15000字,共分10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著力提高糧食生産能力,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積極推進城鎮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發展保障水準;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弘揚中原大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保障措施等。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