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雄:做兩岸的美食文化使者

時間:2011-08-16 17:03   來源:新華網
    每天10時到22時,江永雄都準時出現在位於北京前門大街大江衚同的臺灣小吃街。從臺灣映像館的佈局,到小吃街室內裝潢設計,乃至每個餐點的排列,都有他具體可行的建議。

  他既是臺企皇冠箱包企業集團董事長,也是這條小吃街的經營者。

  從製造業跨行餐飲業,江永雄笑稱“不會打麻將的人第一次都會贏”。他顯然對自己開拓餐飲業充滿信心。

  對美食情有獨鍾的江永雄,邀請朋友來家做客時無不親自下廚,因此被朋友們稱為“業餘的專業廚師”。對美食的愛好為他從事餐飲業埋下伏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席捲臺灣,臺灣産品出口將目光從歐美轉向大陸。“民以食為天”,江永雄認為,不論經濟如何不景氣,人們總歸是要吃飯的。由此,他順應兩岸日益熱絡的民間交流大潮,在北京經營起臺灣小吃街。

  為了把前門臺灣小吃街打造成原汁原味的臺灣文化地,江永雄在經營美食的同時,十分注重引入臺灣人文概念,營造臺灣文化氛圍。

  “美食是兩岸文化交流的載體之一,作為臺灣餐飲業者,我希望以此架構一座橋梁,向大陸同胞奉獻臺灣蘊藏在每一道小吃中的智慧、創意、文化。”江永雄説。

  每天“守”在小吃街的江永雄並不像大老闆一樣坐在辦公室簽字、蓋章。“我主要管兩件事,一是攤檔的衛生,二是洗手間的衛生。”

  他每天要跑15趟衛生間檢查衛生,並要求清潔員每隔15分鐘清理一次洗手間,有時候他自己看到地臟了,都會親自拖乾淨。“花2分鐘能解決的事情,為什麼還要花5分鐘去叫清潔員。”江永雄説。

  2010年底開業的小吃街越來越受到大陸游客歡迎。目前正在舉行的前門臺灣夜市活動等,讓小吃街生意日漸紅火。

  江永雄也清醒地意識到,大陸民眾不是“瘋”臺灣、“哈”臺灣,而是“好奇”臺灣。江永雄説,“好奇”不代表任何臺灣美食都會有人喜歡,如何把臺灣小吃做好,堅持原生態的品質是關鍵。

  曾有顧客向他表示小吃街的美食口味太淡,但江永雄認為,“臺灣飲食習慣是少糖少油少鹽,這才是原汁原味的臺灣特色。”

  不僅如此,江永雄還要求各攤檔安裝凈水器,同時禁用味精。這無疑會增加運營成本,但有利於保證食品安全。“只要能保證消費者享用到健康、綠色、美味的食物,少賺點錢又如何?”江永雄説。

  江永雄希望探索一個臺灣美食在大陸經營的新模式。“沒有去過臺灣的人,來這裡體驗臺灣;去過臺灣的人,來這裡回味臺灣。”

  25歲來到大陸的江永雄,明年就50歲了。“在臺灣生活一半,在大陸生活了一半,但我把這輩子最輝煌、最重要的歲月都給了大陸。”

  江永雄把家紮根大陸,3個小孩都成長在北京,大兒子和小女兒正在美國讀書。他説:“把小孩送去美國唸書是希望他們了解世界,未來會讓他們在大陸發展。”(黃玥 任沁沁)
編輯:程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