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父子情結芷江 辦公司實現産值2.5億元

時間:2011-07-11 0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7月8日電 題:情結侗鄉的父子臺商

  作者 唐偉 田鴻 楊學清

  在享譽海內外的“世界和平城”湖南芷江縣蟒塘溪庫區,人們常會看見一位30歲出頭、外表儒雅的年輕人在悠然垂釣。如果不是他那一口地道的“臺灣腔”,人們絕對看不出他與芷江人有何差別。他叫陳時斌,十年前來到芷江接管父親已年産值逾兩千萬元的企業。

  情結芷江

  陳時斌的父親陳珍義是一個爽朗、有情有義的臺灣客家漢子,家住桃園,在臺灣塑膠行業打拼多年。來芷江前,陳珍義不知道芷江在哪,通過地圖和友人介紹,也只知它在神秘的湘西大山裏,是一個侗族聚集的地區。

  1997年一次很偶然的際遇,陳珍義通過一位在大亞灣核電站工作的芷江籍朋友介紹,來到芷江侗族自治縣考察,芷江縣委書記親自接待。侗鄉人的熱情真摯、純樸的民風、秀美的風景以及深具潛力的發展前景,深深打動了他。

  翌年2月,陳珍義投資50萬美元,註冊成立晟功興塑膠有限公司,租賃湖南海天塑膠有限公司分廠的廠房和設備進行生産經營,租賃期限五年。但由於缺乏對大陸市場的全面了解,缺少對市場風險的有力防範,當年虧損達65萬元人民幣。

  芷江縣委、政府知道情況後,立即召開縣政府專門會議,免去公司應繳的有關費用20萬元人民幣,還安排專人幫助追討欠款。之後多年,只要陳珍義的企業有任何需要,侗鄉領導總是及時給予最貼心的溫暖和最有力的支援。就這樣,陳珍義始終感動在侗鄉的真情裏,紮根侗鄉便成了他最堅定的選擇。

  子承父業

  2001年,由於陳珍義身體不適,25歲的陳時斌從臺灣來到芷江接手父親的産業,成為當時侗鄉最年輕的總經理。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陳時斌發現銷售渠道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於是,他果斷做出一系列改革決定,一方面將企業銷售由單純內銷改為內外銷結合,多次前往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推銷産品。另一方面,他注重培訓員工,提高員工素質,狠抓産品品質,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在企業改革的最關鍵的三個月裏,他馬不停蹄,奔波勞累,體重從160斤急劇減到了125斤。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陳時斌的努力下,公司産品迅速暢銷臺灣、日本、東南亞等地,當年實現産值1800萬元人民幣,銷售1530萬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00萬美元,為國家創稅102萬元人民幣,為芷江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

  近十年來,公司共實現産值2.5億元人民幣,創稅2000多萬元人民幣。2004年陳時斌被選為懷化市第一屆臺聯會副會長,芷江縣第四屆工商業聯合會常委,縣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評議員。從2006年開始,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縣納稅先進單位,受到縣人民政府的表彰獎勵。

  侗鄉變故鄉

  “長于斯,愛于斯”。陳時斌以一個翩翩青年,單身從臺灣來到芷江,吃住在廠裏,以廠為家。2003年,他與戀愛八年的臺灣賴敏芳小姐結婚後,偕妻子一同來到芷江,2004年生下可愛的兒子。這臺灣一家人溫馨而幸福的生活,成了侗鄉深山的一道亮麗風景。

  在侗鄉的日子裏,臺灣的親人來了、同學來了、同事來了,到芷江參觀考察的不認識的臺灣客人來了,在芷江周邊投資的臺商朋友來了。看他、學他、羨慕他,欣賞他用自己的奮鬥書寫著臺商的發展之路;讚賞他用自己的專注勾畫著兩代人的奮進之路;讚美他用自己的真情築起一座侗鄉與臺灣的橋梁。

  從2003年開始,陳時斌每年資助一個芷江籍貧困大學生5000元人民幣用於完成大學學業。2004年資助5000元人民幣用於曉坪村小校舍修繕,2008年向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12000元人民幣。近十年來,陳時斌先生共捐款10萬元人民幣用於公益事業,每當問及熱心於公益事業的初衷時,他卻用很樸實的語言回答“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只不過是在做著每個中國人都會去做的事情……”。

  在侗鄉,“晟功興塑膠有限公司”成為對臺經貿交流的重要示範窗口。通過陳時斌的引薦,加之芷江享有國家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湖南省湘西地區開發、少數民族自治縣四大優惠政策,商機無限,催生了新的臺資企業——芷江富王商務賓館、芷江興源晶體材料廠,並帶動了家家福、臺聯汽修廠等10余家臺屬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芷江臺資、臺屬企業共有12家,總投資達1.2億多元,年産值達2.5億多元,臺資群體給侗鄉添上了秀美的一景。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