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機器公會理事長徐秀滄:ECFA效應有目共睹

時間:2011-07-03 15:56   來源:新華網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並實施以來,兩岸機械進出口貿易增長顯著。臺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徐秀滄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大陸是臺灣工具機(即機床)的最大出口市場,約佔總出口的40%。今年相關産品對大陸的出口增長顯著,ECFA帶來的效應有目共睹。

  以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臥式數控機床為例,根據臺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提供的數據,今年1到4月,該産品總出口為8324萬美元,同比增長130%。其中出口大陸的數量最多,達2668萬美元,同比增長142%。

  此間業者預估,受ECFA推動、景氣轉好等因素影響,今年臺灣工具機出口金額有望達到40億美元,並首次進入全球前三大工具機出口來源地。

  除了對出口的帶動,ECFA還有力提升了島內工具機經營環境。此間一項調查發現,包括韓國、法國及日本的一些工具機企業如鬥山、Forest-Line等,近期都已表達來臺投資設廠意願,初估後續投資超過100億新台幣。

  徐秀滄認為,隨著ECFA實施,兩岸工具機産業將進入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時代,在競爭的同時更要加深合作,攜手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他説,儘管大陸是臺灣工具機主要的出口市場,但在大陸工具機消費市場裏,臺灣所佔比例只有4.6%,今後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而且由於價格較低且生産線靈活等原因,臺灣工具機産品也很受大陸中小企業青睞。

  目前臺灣已開放大陸企業來臺設廠生産工具機産品。徐秀滄認為,這是兩岸産業合作的新機會。臺灣工具機企業在技術、管理、行銷策略和服務方面較有優勢,也有開拓國際市場的經驗,大陸企業與臺企合資在臺灣設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兩岸語言文化相通,交流容易,不論是技術轉移還是資本合作都比較快。”

  徐秀滄也期待兩岸工具機企業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他説,臺灣企業多年來都前往大陸參加機床類展覽,也希望更多大陸企業到臺灣來參加展覽。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