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河南發展令人震撼,豫臺合作前景廣闊

時間:2011-06-03 15:11   來源:河南省臺辦
  5月18日至24日,“聚焦中原經濟區——河南行”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圓滿結束。來自臺灣的TVBS電視臺、中天電視臺、臺灣“中國電視公司”、聯合報、“中國時報”、 旺報、經濟日報等8家媒體和大陸的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社、中新社、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等9家媒體共27名記者參加此次聯合採訪活動。在為期7天的採訪中,兩岸記者先後對鄭州、商丘、週口、漯河、焦作等地進行採訪。通過實地採訪,兩岸記者們親身感受到河南處處皆是歷史,發展翻天覆地。正如臺灣工商時報記者吳瑞達所言,河南的發展給人一種全新的震撼,真沒有想到! 

  河南歷史文化厚重。兩岸記者先後走訪商丘古城、芒碭山漢梁王墓、“三皇之首”太昊陵、老子誕生地太清宮、老君臺等歷史文化古跡。這些古跡記載著久遠的歷史和傳承著不衰的經典,令兩岸記者夢回千年。在商丘古城採訪時,臺灣“中國時報”記者連雋偉説,古城保存的如此完好,真是很了不起,讓世人看到了“三商之地”先前的繁榮昌盛和古代建築的精緻。置身於漢梁王墓中,兩岸記者仿佛行走在時空的隧道中,把記者們帶進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沈正彥在參觀後表示,梁王墓讓人驚嘆,一定會再次專程來拍梁王墓專題,把那段歷史詳細介紹給臺灣民眾,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來此觀光。步入“三皇之首”太昊陵,面對伏羲塑像,兩岸記者對這位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鞠躬膜拜。臺灣旺報綜合組副主任吳貴奉對記者説,他是第一次來河南,作為炎黃子孫能夠回到老家河南恭拜“人文始祖”,真是不虛此行。 

  老家河南發展飛速。鄭東新區和各市建設一片繁忙的景象讓兩岸記者目不暇接。一排排廠房林立,一幢幢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車水馬龍,等等,都讓記者們情不自禁地用鏡頭記錄著。 
  郭庚茂省長在鄭州會見兩岸媒體記者聯合採訪團時指出,近年來,河南的發展呈現出好的態勢,而建設以河南為主體、延及周邊的中原經濟區,是實施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又為河南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必將推動河南新一輪的發展。 

  19日,兩岸記者來到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採訪,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了集團經營發展情況,並帶領記者參觀了成車組裝生産線。記者們得知,宇通集團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工藝技術條件最先進的大中型客車生産基地。2010年,客車銷售量達到了41169 輛,實現收入134.78億元。特別是2010年宇通集團對臺灣整車出口實現零的突破,55輛低地板公交車銷往臺灣,合同金額700多萬美元,在臺灣第一次出現大陸品牌的公交汽車。聽到這可喜的發展成績,兩岸記者嘖嘖稱讚。臺灣“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副主任連雋偉説,隨著兩岸ECFA的正式實施,像宇通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與臺灣的經濟合作勢必會進一步加強。 

  22日,兩岸記者先後走進中糧面業(漯河)有限公司和雙匯集團。在中糧面業(漯河)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在確保食品安全的情況下,生産中國名牌“神象”、“海嘉”、“芯玉”等麵粉,2010年被河南省評定了“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投資3.5億元建設年加工2萬噸掛麵、10萬噸小麥倉儲三期項目,形成中糧面業(漯河)工業園。一個麵粉加工企業能夠做出如此大的業績,讓兩岸記者嘖嘖稱讚。臺灣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説,真是不來不知道,中國大陸的市場太大了,一個簡單的麵粉加工卻能做的如此之大之強,真讓人刮目相看。 

  在雙匯集團,雙匯董事長萬隆親自陪同記者們參觀了生産廠區。萬隆在接受臺灣工商時報記者吳瑞達採訪時指出,歡迎媒體記者來雙匯採訪和監督,受瘦肉精事件的影響,雙匯的損失不可謂不大,這説明工作有漏洞,但要正確面對影響和損失。現在雙匯公司全體上下嚴把生豬入口關,對每一頭生豬嚴格進行瘦肉精檢查和品質安全檢查,嚴把品質關,確保不再發生任何問題。現在雙匯生産量穩步上升,預計下半年可以恢復到先前的生産水準。聽到萬董事長這樣有力的回答,兩岸記者對之肅然起敬,也對雙匯充滿了希望。 

  隨後,兩岸記者還來到焦作廈工集團、河南中軸集團公司、焦作卓林數位材料有限公司等現代化企業採訪。 

  豫臺合作前景廣闊。7天的採訪,兩岸記者先後走進商丘柘城産業集聚區、週口商水強鴻製鞋有限公司、凱鴻鞋業有限公司、寶元工業有限公司等在豫臺資企業,和臺商們交流溝通,一起分享他們在河南發展成功的喜悅。強鴻製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坤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們之所以把公司由沿海地區轉移到河南,關鍵就是這裡的勞動力市場充足,不用擔心用工荒的問題,同時當地政府也給出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臺資企業的發展。他們還將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把企業做強做大。兩岸記者在寶元工業有限公司採訪時,該公司總經理路俊雄親自當講解員為記者們介紹公司的經營發展情況。路總經理對來自臺灣的記者在此相遇倍感親切,他説,希望臺灣媒體多宣傳河南,推介河南,特別是中原經濟區戰略的實施,河南發展機遇更多,潛力更大,是千載難逢的投資大好時機,希望通過你們的宣傳,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來河南投資興業。 

  當前河南全省上下正在著力推進的中原經濟區建設,為豫臺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無論是對河南還是對臺灣都是一個重大機遇。河南與臺灣有著密切的經貿往來,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豫臺合作機遇會更多,前景會更好,空間更大。中原經濟區最大的優勢是市場優勢。河南有近億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河南位居中原,地處中樞,交通發達,又是輻射周邊地區的商貿集散地和商品週轉行銷中心。所以,河南對於臺灣來説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中原經濟區是一個很好的産業轉移承接地,富士康落戶河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河南正在成為承接産業轉移的理想目的地,成為受到廣大臺商關注和青睞的地區之一。 

  目前,河南已建立23個臺商投資園區和5個省級臺商工業園。截至今年3月,我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達1706家,合同利用臺資80.9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62.45億美元。僅去年新增臺資企業達119家,實際利用臺資22.1億美元。這一數字表明豫臺間交流合作越來越密切,合作的空間和領域會越來越大。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