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遺骨在新鄭安葬

時間:2010-09-12 15: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作家柏楊遺骨在河南新鄭安葬(組圖)
柏楊兒子郭本城移靈父親骨灰前往墓區。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臺灣作家柏楊遺骨在河南新鄭安葬(組圖)
柏楊兒子郭本城移靈父親骨灰前往墓區。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臺灣作家柏楊遺骨在河南新鄭安葬(組圖)
  柏楊夫人張香華、兒子郭本城、女兒郭素萍、崔渝生、外甥女楊克敏在柏楊墓室前為柏楊花瓣送行。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臺灣作家柏楊遺骨在河南新鄭安葬(組圖)
  柏楊夫人張香華(左三)、兒子郭本城(左二)、女兒郭素萍、崔渝生(左一)、外甥女楊克敏等親屬在柏楊墓前向柏楊告別。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中新社鄭州9月12日電(記者 李貴剛)9月12日,飲譽兩岸的人文大師、臺灣著名作家柏楊遺骨安葬儀式在河南新鄭舉行。至此,柏楊“葉落歸根、回歸故里”的遺願得以實現。

  當日上午,柏楊靈骨安葬暨柏楊紀念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在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的河南福壽園陵園舉行,柏楊的夫人張香華、兒子郭本城、女兒郭素萍、崔渝生及其親朋好友親自前往送行,寄託哀思。中共河南省委統戰部部長劉懷廉、河南省臺辦主任宋麗萍、河南省文聯主席馬國強等官員參加了柏楊紀念銅像落成揭幕儀式。

  在現場,記者看到,柏楊的銅像高2米左右,其神情凝重中透著溫和。銅像中的柏楊翹著“二郎腿”端坐,左手按壓在膝蓋上的一本書上,右手托著下巴若有所思……銅像旁邊豎立著一塊石牌,石牌上書“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説人話——柏楊”,彰顯了其針砭時弊的錚錚傲氣。

  中共河南省委統戰部部長劉懷廉在儀式現場深情地表示,柏楊先生生前為兩岸文化交流和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海峽兩岸同胞和世界華人的尊重,對中原家鄉有著深厚的情感。柏楊先生雖然走了,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將永遠留在中國人的心中,永遠留在中原父老鄉親的心中……

  柏楊1920年3月生於河南省通許縣,2008年4月29日因肺炎呼吸衰竭于臺北病逝,享年88歲。柏楊遺孀張香華曾向大陸方面表達了柏楊的生前遺願——希望百年之後能夠葉落歸根,回歸故里。經過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文學院院長鄭彥英及柏楊親屬的多方努力,今年8月3日,柏楊的骨灰得以運回河南。

  柏楊原名郭定生,祖籍河南省輝縣。柏楊在海內外華人中享有較高聲譽,被文化界稱為“硬骨頭文人”,其代表作有《中國人史綱》、《醜陋的中國人》等。完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