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概要

時間:2011-06-07 13:30   來源:台灣網

  河南地處祖國腹地、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稱作河南。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從《尚書禹貢》裏面,當時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屬九州中的豫州,故又稱“中州”或者叫“中原”。目前,河南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7位,佔全國總面積的1.73%。現轄18個省轄市、158個縣市區。河南省情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交通區位優越。河南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稱,承東啟西,連南貫北,是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資訊流中心。在國家中部崛起規劃藍圖中,河南擁有“兩縱兩橫”經濟帶中的“兩縱一橫”,即沿京廣、京九和隴海經濟帶。全國鐵路有“三縱三橫”主通道貫穿河南,通車里程4245公里,目前正在加快形成十字型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規劃建設的1000多公里城際鐵路目前已開工3條。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24萬公里。我省擁有鄭州、洛陽、南陽3個民用機場,其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1200萬人次。
  二是人力資源充足。按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河南省常住人口為9400多萬,位居全國第三,低於廣東和山東。但常住人口中不包括長期在省外學習、生活、工作的外出人口,我省是人力資源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如果加上流出人口,河南人口超過1個億,仍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目前,我省15歲到59歲的人口占到66%,勞動力供給充足。同時,勞動者素質逐步提升,全省每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分別在30萬和50萬人左右。
  三是歷史文化厚重。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河南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歷史文化名人燦若群星,名勝古跡不勝枚舉,館藏文物佔全國的八分之一,被譽為“中國歷史的天然博物館”,擁有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以及剛剛入選的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三處世界文化遺産。
  四是自然資源豐富。河南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産基地,已發現礦産資源127種,探明儲量89種,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能源供應充足,是國家規劃建設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河南常年糧食産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小麥産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小麥、玉米等農産品和肉、蛋、奶等畜産品産量居全國前列。依託資源優勢,河南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是全國工業門類最全的省份之一,食品、紡織、有色金屬、煤炭、石油化工、裝備製造等産業優勢比較明顯。
  五是發展步伐較快。近年來,河南立足自身省情和優勢,堅定不移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成功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工業大省、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和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的歷史性轉變。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五位,“十一五”時期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2.8%,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目前已進入了全面提升産業層次、加快推進經濟轉型、促進統籌協調發展的新階段。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