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林:空中搜索風險重重 迎接神八信心足

時間:2011-11-17 09: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內蒙古四子王旗11月16日電(王經國、陳文龍、李曙光)空中搜索分隊作為著陸場系統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快速準確搜索返回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承擔這一任務的是總參陸航某團。從神一到神七,他們先後7次高品質、高標準完成搜救任務。記者16日就神舟八號返回艙空中搜索任務的特點及未來空中搜救飛行員如何培養採訪了團長張治林。

  曾先後參加過1998年抗洪、汶川抗震救災、奧運安保等重大任務的張治林,在這次任務中擔任指揮直升機機長。

  承擔3項搜索處置保障任務

  記者:在執行神八返回艙回收任務中,空中搜索部隊承擔哪些任務?

  張治林:我們的任務主要有3項:搜索發現返回艙,後送有效載荷,搜索主傘、大底、減速傘等散落物。飛船制動後,快速升空,飛船衝出黑障後,根據信標進行快速搜索識別,鎖定目標後立即跟蹤,迅速確認,就近及時著陸,在返回艙附近對飛船展開處置工作。這次我們還承擔了有效載荷的後送任務,因為返回艙攜帶了通用生命培養裝置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而有效載荷加不了電,所以需要儘早搜索到返回艙並快速後送。

  空中搜索面臨5大挑戰

  記者:與以往任務相比,這次任務有哪些特點?

  張治林:主要有5個特點,也可以説是5個挑戰。一是任務地區降落場地形複雜。內蒙古主著陸場區域靠近國境線,屬荒漠地區,丘陵、溝壑、臺地較多,環境惡劣。而且隨著著陸場區當地經濟不斷發展,著陸區內的建築物越來越多,如石油井、塔架、圍欄等。二是暗夜搜索回收。這次搜索飛行屬於暗夜飛行,也就是沒有月亮,任務地區可供參考的燈光地標幾乎沒有,自然地標難以觀察。由於搜索中需要5架直升機在規定區域內同時工作,並要同時向返回艙靠攏搜索,無疑給飛行增大了難度。此外,飛船在返回途中,各種散落物較多,夜間不便於觀察,嚴重影響飛行安全。三是任務增多。這次不僅擔負著主著陸場飛船返回艙搜索回收及有效載荷的運送任務,還要確保影像同步傳輸到北京,這就要求我們飛行中坡度不能過大,速度限制多,要與指揮機保持規定間隔,增加了飛行難度。四是搜索範圍擴大。原來的搜索範圍是36公里36公里的範圍,現在擴大為340公里60公里的範圍。五是氣候條件惡劣。據氣象部門預測,飛船著落時會有小雪。搜索中,雪花在搜索燈和探照燈的照射下會反光,而對微光夜視儀容易有回光,看不清地物地貌。如果氣溫在5攝氏度時,直升機容易結冰,對直升機的功率、操縱産生影響,特別是容易造成空中停車。

  7類應急預案、3種搜索手段、一項“發明”確保回收快速及時準確 方圓200公里的地形所有機長熟記於心

  記者:針對這些挑戰,空中搜索分隊採取了哪些措施?

  張治林:為了確保任務的圓滿完成,我們在多次演練的基礎上,結合以往參加搜救任務的經驗,細化了適應不同情況的7類應急預案。如返回艙落出國境怎麼辦?遇到複雜氣象如何搜索及處置?飛船信標機失靈怎麼搜索?可以説,把能考慮的情況都考慮到了。

  此外,我們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裝備了3種搜索設備:一體化指揮平臺、新一代夜視儀、大功率夜間搜索燈。這些搜索設備使空中搜索手段更加多樣,搜索速度更快,提高了搜索可靠性,對於直升機空中搜索、著陸和快速處置有重要作用。比如使用一體化指揮平臺,便於指揮調控和對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可以對各直升機定點定位,各直升機間也可以相互間溝通協調。

  為了解決搜索範圍廣、地形複雜,搜索難度大的問題,我們在電子地圖上將搜索區域內的地形地物進行了標注,利用軟體技術將這一地域的地形製成數千張三維地形圖片,然後拼接在一起,再製作成一個立體地形圖。將立體地形圖導入掌上電腦,通過利用衛星導航技術使直升機下方的地形一目了然。目前所有機長、副駕駛員都對方圓200公里的地形熟記於心,比如哪個地方有山、哪個地方有塔、哪個地方溝有多深,都了然于胸。這項“發明”大大提高了對返回艙著落點地形的判斷、確認速度、減少了識別時間。過去直升機到達目標上空後到降落需要20分鐘,而現在只需要5分鐘。

  我們先後進行了7次綜合演練和3次針對性訓練,通過演練和訓練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完善預案、方案。還針對飛船信標失靈,如何使用微光夜視儀和搜索燈著陸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培養構建梯次形人才隊伍

  記者:針對未來空中搜救分隊所承擔的任務需要,在人才培養上有何規劃?

  張治林:從執行神舟三號飛船回收任務開始,空中搜救分隊就是搜救的主要力量。隨著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的發展,這支隊伍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對飛行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1999年執行神舟飛船回收任務以來,我們通過任務磨練,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搜救隊伍。目前正值飛行員新老交替,為了使這支隊伍可持續發展,也為了適應未來任務需要,我們有意識地開始培養新人。在平時訓練中不斷將優秀年輕人充實到隊伍中,並通過分梯隊、分層次訓練,同時加強實戰任務中的鍛鍊,逐漸培養出一批一專多能的年輕優秀飛行員和指揮員。在這次任務中,機長、副駕駛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在新崗位上執行任務,他們平均年齡30歲左右。通過前幾次的演練表明,他們完全能勝任這一任務。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