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今19時“回家” 回收“窗口”時間有雪

時間:2011-11-17 09:13   來源:新京報

  綜合新華社電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16日宣佈,根據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會議決定,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將於17日19時許返回地面。

  昨日18時30分,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分離。在完成返回前狀態檢查測試和一系列準備工作後,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將於17日對飛船實施返回控制。

  記者了解到,17日飛船回收當天“窗口”時間,有小雪,無雷暴、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地面風力4-6米/秒,滿足飛船著陸氣象條件。

  據總參陸航某團團長、空中搜索分隊指揮機機長張治林介紹,相比以往任務,此次神八回收空中搜索範圍擴大。原來的搜索範圍是36公里36公里的範圍,現在擴大為340公里60公里的範圍。

  釋疑

  返回艙如何實現“軟著陸”?

  神八返回艙重返大氣層時,速度非常快,達每秒數千米。但當降落到地面時,速度需降到很低,使返回艙毫發無損“軟著陸”。這是如何實現的呢?

  雖然這次神八沒有載人,但一切都是按照載人的標準來設計的。在飛船艙內放置了兩個能夠發出擬人信號的假人,以及一些太空食品,還有一些魚類等小生物,將以“軟著陸”的方式回歸地球。

  “軟著陸”是指在飛船降落過程中逐漸減低速度,使航太器在接觸地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時的暫態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後不受損壞的安全著陸。

  神八的“軟著陸”主要通過降落傘和反推發動機兩個步驟來實現,飛船到10公里左右時,降落傘將打開,速度降為8-10米每秒。到了距離地面一米左右時,反推發動機開始工作,使其安全著陸。

  據央視報道

  神八回收有何新特點?

  載人航太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張海東介紹,與神六、神七相比,神八雖然不載人,但是工作標準提高了。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應急待命時間增加。應急待命時間取決於飛船在軌時間,神六在軌運作了5天,神七在軌運作了3天,神八在軌運作17天。按照任務要求,在飛船運作過程中,著陸場每天都要處於回收待命準備狀態。二是搜索回收區域擴大。按照總體方案要求,飛船每天都有回收的可能性。由於回收的著陸點不同,所以搜索區域就變大了。三是搜索回收時間要求縮短。神七回收時在正常情況下搜索時間要求是6小時,現在提高到2.5小時。四是夜間搜索回收難度增加。通過演練發現,夜間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直升機起飛、降落、返回艙尋找都具有一定難度。五是飛船的有效載荷回收轉運要求嚴格。返回艙的有效載荷是中德合作研製的通用生物培養裝置,裏面有許多微生物,對環境、溫度有要求,必須在返回後第一時間送到北京處理。據新華社電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