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回家 其參數決定神九是否載人

時間:2011-11-22 10:51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道,11月19日中午12時整,一個車隊緩緩向位於北京郊區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大門駛來,隊首一輛迷彩卡車車頭扎著彩綢,車後載著一個被迷彩布罩包裹的巨大圓形物體。等待已久的中國載人航太總體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家屬以及各媒體的記者都歡呼起來:“神八回家了”。

  這是一場稱得上漫長的旅程。8月26日,神八離“家”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其後一系列任務待命。11月1日,神八發射升空,並於3日及14日與“天宮一號”兩次上演“天神擁吻”壯景。17日,神八返回艙在內蒙古成功著陸,發射任務圓滿完成。19日12時,經火車運抵北京的神八回到它的出生地。

  車隊穩穩停在大門口,萬泉小學學生交響樂團奏起歡快的進行曲,中國載人航太總體部的年輕人們打出了“給力交會對接任務”的橫幅。人們爭相上前,與經歷了17天、1100萬公里太空奔波的神八拍照。飛船回收隊隊員們身著統一黃綠色服裝,精神奕奕地從車上走下,迅速被同事及家人包圍,現場鞭炮鼓樂齊鳴,歡笑與淚水交融。

  記者看到,一位年輕的隊員剛下車,就與前來迎接的女友緊緊相擁。他告訴環球網記者,他在十月份前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參與神八發射及交會對接任務,在神八著陸後又趕到內蒙古“接”它回家,期間工作高度緊張,很少與女友聯繫。此次任務完成後,他與女友將在年底完婚。

  飛船回收隊隊長劉鋼則對記者説,他家人雖然今天沒有來現場,但一直與他分享著神八研發、發射、回收過程中的的所有壓力與喜悅。他還介紹説,他帶領的這支回收隊裏有航太系統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大多是年輕技術骨幹,有活力,有幹勁,參與了整個神八的研發,都是功臣。

  一位懷抱孩子的父親站在搭載著神八的卡車邊,指著圓形罩下的神八對孩子説著什麼。他告訴記者,他是負責神八結構研究的科研人員,特意帶著兩歲的兒子前來迎接神八。他説,兒子現在雖然口齒還不清楚,但自從神八發射後,便經常在家裏模倣火箭發射時的倒計時“三,二,一,點火”。帶孩子來今天的現場,是希望他看見父親的心血結晶,幼小的心靈能記住中國航太邁出的這重大一步。

  中國載人航太總體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環球網記者,今年6月份,最早一批負責天宮一號及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太人就已入駐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至今已五個月沒有回家,“今天總算帶著神八一起回家了。”而神八回收後,研究人員將對它的各部件進行進一步分析,為未來發射神九提供數據支援及參考。

  據悉,雖然此次神八屬於無人飛船,但是它搭載了兩個形體假人以模擬“航太員”,正是為以後的載人交會對接做準備。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兆耀18日表示,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完成不能代表我國的載人航太技術已經成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是否要載人,要視神舟八號任務的評估結果來確定。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