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六號執行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全程回顧

時間:2011-11-18 10:14   來源:新華網

  遠望六號測量船 

  新華網遠望六號船11月17日電題:16000海裏,我追尋著你——遠望六號船執行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17天全程回顧 

  楊雷、陶正齊 

  “赴約”“相會”“回家”,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漫長的太空之旅始終牽動著大洋上遠望人的心。在南太平洋遠望六號船指揮所大螢幕上,連續17天不斷閃爍的數據和曲線,共振著船上所有人的心跳和呼吸。 

  抉擇 

  從祖國到這片從未到達過的海域,遠望六號船已經整整航行了1.6萬海裏。對於曾經在遠望二號船工作過的船長淩元來説,這片海域並不陌生。他曾5次到過這裡執行海上測控任務,幾乎每一次,惡劣的海況都將他折磨得心力交瘁。 

  變幻莫測的大海時刻考驗著遠望人的堅毅和果敢,永遠不會為他們鋪就坦途。就在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2天,一股強勁的溫帶氣旋在任務海域以東200海裏左右緩緩形成。 

  10月30日,遠望六號船氣象中心。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內擠滿了不同崗位的科技人員,一場圍繞著任務海域海況是否適合執行任務的爭論,正在激烈進行。 

  這已是三天之內召開的第8次氣象會商。這個突然襲來的不速之客令所有船員焦頭爛額。“根據10月30日的氣象預報來看,受溫帶氣旋影響,11月1日任務海域將處於4米涌浪的邊緣。”氣象預報組組長自勇説。 

  聽到這個消息,與會的所有科技人員都皺緊了眉頭,20多雙眼睛齊齊盯著螢幕上的氣象雲圖:一大片橙紅色的區域包裹著任務海域,顏色越深,代表海況條件越惡劣。9個醒目的紅點穿插其中,這是遠望六號船可供選擇的應急測控船位。 

  每一個應急測控船位對與會者來説都是一番艱難的抉擇。想要確保測控弧段,就必須向風高浪急的海域挺進;想要規避惡劣海況,就勢必會損失測控弧段,不能圓滿完成任務。 

  “既要保證關鍵的測控弧段,又要確保船舶安全。”淩元仔細思索了一番,將眾人的目光匯集到了9號應急測控船位上。9號應急測控船位牢牢地鎖定在4米涌浪線上,這是遠望六號船能夠進行正常測控的底線。 

  “4米涌浪測控,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但航太本來就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我們必須冒著一定風險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淩元説。接下來的時間裏,自勇每隔10分鐘,就冒著狂風爬到上層甲板,記錄氣象數據。經過兩個小時的研究論證和方案比對,9號應急測控船位被最終確定,一項項測控通信、船舶動力、水電空調等方面的應急預案隨之形成。 

  10月31日夜,在波峰浪谷之間,遠望六號船緊貼著溫帶氣旋邊緣向9號應急測控船位疾速駛去。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