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陸場系統構建空天地一體搜救通信系統

時間:2011-11-16 11:22   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央視視頻截圖 

  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王經國、田兆運)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吳斌1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執行神舟八號飛船回收任務的著陸場系統,在指揮通信方面已突破縫隙通信等關鍵技術。 

  這一技術的突破使得整個搜救過程指揮話音、圖像與數據資訊實現了全程不間斷傳輸。它標誌著著陸場空天地一體、遠端連續的搜救通信系統構建完成。 

  在執行神舟七號飛船回收任務時,指揮通信系統在搜救返回艙過程中,有10分鐘的通信中斷期。吳斌説:“這是因為從直升機降落在飛船著陸點附近到在地面展開便攜衛星通信站期間,由於使用視距通信,直升機與通信信號轉發站不可視,所以通信會中斷。” 

  針對這種情況,為實現搜救全過程通信暢通,著陸場系統的工作人員在通信直升機上加裝了機載中繼終端,巧妙地利用我國中繼衛星作為天基通信轉發平臺,在天地間實施空中建鏈,突破了縫隙檢測與信號突發、高效編碼等關鍵技術,解決直升機旋翼旋轉對Ka頻段信號的遮擋難題,最終實現了通信直升機空中寬頻資訊樞紐的功能。 

  為實現以指揮直升機為核心的現場各搜救力量間資訊傳輸不間斷,他們研製了寬頻超短波系統,利用先進的傳輸體制,解決了搜救直升機姿態高機動、通信低仰角條件下空空、空地通信難題,實現了各機動站點與通信直升機樞紐的寬頻綜合業務接入,滿足了搜救全程資訊從空、地兩條路由與北京之間的連續、可靠、遠端通信要求。 

  “當指揮員從指揮直升機下來之後,可以通過超短波背負式電臺,把地面的圖像、話音傳到直升機的衛星通信系統,然後再傳到北京飛控中心。這樣在北京就可以全程實時地了解到返回艙著落點地形地貌和處置過程的所有情況了。”吳斌説。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