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與神八“小別”“再吻” 明年與神九神十交會對接

時間:2011-11-15 16:33   來源:新京報

天宮與神八“小別”

  昨晚7時28分,神八完成對接機構自檢、對接鎖解鎖等動作後,成功與天宮一號分離。(視頻截圖)

  昨晚8時整,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在經過短暫“離別”後,成功進行了第二次交會對接。按照計劃,兩個航太器再次構成的組合體,將再飛行兩天后分離,神八將於17日晚返回地面。

  【分離】 非洲上空“小別”4分鐘

  昨晚7時24分,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向“神八”和“天宮一號”組合體發送指令。

  4分鐘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機構順利解鎖,組合體成功分離,神舟八號飛船緩緩撤離至140米停泊點。據悉,組合體分離時位於非洲上空,正好處於日照區。

  接到分離指令後,對接鎖係執行分離指令。對接鎖解開後,通過對接面上4個被壓縮的彈簧推桿的彈簧力,將兩個8噸多重的航太器輕輕推開。

  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陶建仲介紹,“這個彈簧力並不大,只有幾百牛頓,相當於幾十公斤。兩個航太器被推開後,將保持一定姿態,緩緩分離,直至準備執行第二次交會對接任務。”

  【相吻】 今天淩晨“相擁”倒飛

  昨晚8點整,在地面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八”重新逐步接近,經過接觸、捕獲、緩衝校正、拉回、鎖緊等技術動作,最終實現第二次“浪漫一吻”。

  據悉,對接安排在神八運作第216圈地面連續測控弧段進行,為充分考核光學測量設備在光照條件下的功能性能,組合體分離、飛船撤離和交會試驗大部分過程在光照區進行,對接在陰影區完成。

  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介紹,在第二次對接前,神八與天宮一號的組合體要進行180度轉向,轉回天宮在前、神八在後的運作狀態,神八由“停靠”恢復正常的狀態。而第一次對接則是採用神八在前、天宮在後的姿態。

  “今天淩晨將進行倒飛,現在對接後的狀態是天宮在前、神八在後;倒飛後,天宮在後、神八在前,恢復正常的運轉狀態。”錢衛平説。 

  【分手】 神八17日晚單飛“回家”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神八將於17日晚上返回內蒙古中部地區阿木古郎草原著陸。與之前飛船返回不同的是,此次神八返回最大看點是出現了第四個降落傘。而以往飛船的降落傘只有3個,這第四個降落傘被稱為“牽頂傘”。“牽頂傘”使得返回艙的回收能力具有50%以上的余量,進一步提高了整個回收系統的可靠性。

  前日20時55分,神舟八號內蒙古主著陸場區圓滿完成系統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綜合演練。結果表明,主著陸場區參試設備狀態良好,物資器材保障到位,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

  根據規劃,離別神八後,“天宮一號”還將繼續在軌飛行,明年將迎接神九、神十的到來。

  釋疑

  二次對接為神九神十“探路”

  昨晚進行的二次對接,與之前的第一次對接有何區別?昨日,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周雁飛研究員表示,第二次交會對接的大部分時段是在光照區進行,主要目的是為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交會對接進行技術摸底,從而為明年的有人交會對接做準備。

  首次對接旨在突破技術

  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八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周雁飛説,從兩個飛行器相距400米到對接過程,主要依靠光學測量手段。由於天宮一號、神八的首次交會對接以突破技術為主要目的,所以首次對接窗口條件均設計在最佳狀態下進行。但這樣的窗口條件在以後頻繁進行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包括神九以及神十發射時很難遇到。

  第一次對接時,光學設備工作時間全部設置在地球的背面——陰影區,從而有效避免了太陽光對光學設備的干擾,以確保首次交會對接的成功。

  二次對接進行技術試驗

  周雁飛説,因為交會對接技術複雜,僅靠一次或兩次成功的實施並不代表徹底掌握了這項技術。所以,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進行對接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

  周雁飛説,實施二次對接,就是瞄準神九和神十對接時可能遇到的情況,因此在光照區進行試驗。但是由於雜光干擾強烈,對測量設備敏感器的精度和相對導航的可靠性均會造成較大影響。為避免太陽直接照到光學設備的視場,在程式設計上也做了相應調整,從而保證對接機構的重復使用性能,以及交會對接設備在不同空間環境下正常運作。 

  交會對接大事記

  2011年

  9月29日21時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11月1日5時58分

  “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11月3日1時36分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首次交會對接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11月14日20時

  第二次交會對接成功。

  11月16日

  神八與天宮一號分離。

  11月17日

  神舟八號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區。

  2012年

  神九、神十將與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載人飛行。(記者 仲玉維 實習生 陶瑞鋼 通訊員 宗兆盾 謝波)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