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神八改進:數十發動機確保姿態正確

時間:2011-11-02 13:36   來源:科技日報

  為了成功執行對接任務,神舟八號都引入哪些針對性的改進?為此,航太科技集團的技術人員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優勢。

  精密儀器確保精密對接

  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相關專家介紹,“神八”與天宮一號的對接過程,就如同太空中兩列沒有鐵軌的高速運轉的列車實現首尾相接,對接後,天宮一號要在兩個飛行器之間建立能供航太員通過的氣密通道,此外,還要實現與神舟八號電、氣、液的共通,收到“對得上,分得開”的效果。這給對接控制和對接機構提出了較高要求。

  對接機構是目前最複雜的空間機構,有軸承齒輪各300個左右,零部件上萬個。專家舉例説,比如首次使用的我國自主研製的電連接器,作用就十分關鍵——4隻直徑在3.8釐米的電連接器的插頭,必須在準確的時間內完成與“神八”對介面上四隻插座的對接,難度就好像人們用針尖去碰觸針尖。

  另外,“神八”在外面配備有無線電測量敏感器,在交會對接時發揮作用。

  數十台發動機確保姿態正確

  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載人航太總體部主任設計師石泳介紹,飛船不但可以往前走,還具有平移功能。這也是神舟八號飛船的又一大亮點。神舟八號增加了8台平移發動機和4台反推發動機,用於控制“神八”和天宮一號的相對位置,還可以提供緊急避撞的動力。

  “神八”的推進分系統由返回艙推進子系統和推進艙推進子系統組成。飛船空間停靠時間為180天,在軌工作時間為5天。返回艙子系統位於返回艙凹艙內,採用單元恒壓擠壓式推進方式。系統共配置8台單元發動機,提供返回艙俯仰、偏航和滾動所需的動力。推進艙採用雙元統一恒壓擠壓式推進系統。系統共配置40台大小不一的姿軌控發動機。

  降落傘和反推發動機確保著陸安全

  據航太科技集團專家介紹,神舟八號飛船的回收著陸系統也有所改進,更加可靠。

  首先,飛船的回歸工作程式有所調整,因此在回收著陸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自主應對更多可能狀態的故障。其次,飛船返回使用的降落傘,在構成、結構、材料等多方面實施了改進。

  “神八”還配備有新研製的著陸反推發動機,以保障更優的著陸速度。另外,飛船著陸緩衝階段工作的重要設備γ表也實現了徹底國産化。著陸系統的各個部分經過了大量的驗證試驗,確保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的更為嚴苛的空間環境條件和長期在軌運作的要求。

  鋁鋰合金確保飛船減重

  由於飛船結構改進,推進艙增加了熱控、環控、溫控裝置,受制于運載發射品質的限制,推進艙的品質要求不得增加,還必須適當降低。於是,增加結構支架和降低品質兩者之間形成了矛盾,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為此研製人員決定使用鋁鋰合金這一新型航太材料,它具有較低的密度、較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用它替代目前我國航太普遍採用的常規鋁合金材料,能使産品減重15%—20%。

  經過艱苦攻關,航太科技集團的研製人員終於解決了鋁鋰合金在熱處理性能和鉚接性能方面的難題,摸索到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鋁鋰合金艙體結構製造工藝技術,掌握了鋁鋰合金薄板、型材鈑金成型、熱表處理、機械加工、鉚接裝配等工藝技術。目前鋁鋰合金除了“神八”,也用在天宮一號上。(記者 高博)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