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返回艙減重8.7公斤 灌注工效超阿波羅5倍

時間:2011-11-02 13:36   來源:科技日報

  今天(1日)淩晨,神舟八號成功發射,並將與天宮一號對接。由於這是首次交會對接,也將在無人直接操縱的情況下完成,神舟八號需要增加微波雷達、鐳射雷達、CCD感測器等交會測量設備以及對接機構、燃料等,在火箭運載能力固定的前提下,只能通過飛船減重來滿足要求。航太材料及工藝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春明告訴記者,通過科學設計,神八返回艙成功減重8.7公斤。

  神舟飛船採用軌道艙、推進艙和返回艙三段艙結構,只有返回艙返回地面。返回時,由於與大氣層産生劇烈摩擦加之周圍空氣産生壓縮,表面溫度會達到數千攝氏度,如果不採取有效的防隔熱措施,整艙將一燒而燼。王春明告訴記者,科研人員通過對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飛船返回艙燒蝕情況分析,發現燒蝕相對嚴重的艙體迎風面只燒蝕掉了幾個毫米厚材料,而背風面基本上未發現燒蝕。此次航太材料及工藝研究所將返回艙側壁迎風面的密度為0.71 g/cm3的H96防熱材料和背風面的密度為0.54 g/cm3的H88防熱材料比例由1:1調整到1:2,成功實現減重8.7公斤。同時,技術人員採用真空大面積灌注工藝,其工效是美國“阿波羅”飛船所採用工藝的5倍,顯著縮短了研製週期。

  據了解,國際上飛船返回艙的防隔熱主要通過三種方法:吸熱式防熱,輻射式防熱,燒蝕防熱。我國神舟飛船採用了自主研製開發的以燒蝕防熱為主,輻射式防熱和隔熱為輔的防隔熱材料體系。(宋曙光 記者陳瑜)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