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飛控中心高級工程師:用0和1演奏太空交響曲

時間:2011-11-07 09: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4日電 天宮、神八攜手遨遊天宇,與地球相隔數百公里,它們的飛行狀況如何?是否按照地面飛控人員的指令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各系統是否工作正常?獲悉這一切,都要靠飛行器下傳的數據來判斷,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軟體室高級工程師張祖麗就是每天與這些數據打交道的人。

  作為交會對接任務天宮一號主任設計師,她不但要負責軟體平臺的系統架構、軟體技術狀態的清理,還要把握任務總體狀態的掌控與協調。

  交會對接任務與以往相比技術狀態發生了很大變化,採用全新的傳輸協議,比以前任何一次任務都複雜,僅軟體參數處理量就是神七任務的10倍,每一條數據就如同人的全身神經,牽一髮而動全身,工作量不言而喻。

  軟體開發是整個飛控工作的末端,狀態變化大,作為技術負責人,張祖麗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她翻破了一本又一本技術方案,查閱了一摞又一摞編程資料,每天都在不停地編程、調試,再編程、再調試……

  那段時間,她像著了魔似的,晚上回到家裏躺在床上,腦子也閒不下來,連做夢都在編程、調試。她帶領同事們跟時間賽跑、與進度較勁、與數據作伴、與程式共舞,憑著那股敢於較真的精神和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他們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遙測數據預處理進程軟體平臺,通過對軟體程式進行優化,實現了把軟體需求變化降低到最小,大大縮短了準備週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軟體工作不僅是一項考驗精力、耐心、毅力的‘技術活’,更需要不斷創新。” 這是張祖麗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為適應交會對接任務新需求,張祖麗採用新的設計模式開發了全新的遙測軟體系統,把卷帙浩繁的遙測資訊、數據,按照固定的格式統一整理到數據庫中去。大家都説,這個系統就好比一本技術“寶典”,這樣一來,程式像機器人,處理程式的時候,查字典就能得到資訊,軟體自身更靈活,操作更方便了。

  張祖麗是個不折不扣的“熱心人”。如今已進入管理層的她依然會不辭辛勞做一些具體活。交會對接任務準備的關鍵階段,收發信專業由於人手緊張、工作負擔重,她自告奮勇挑起了單元測試和配置項測試的重任,一幹就是三個月。每天加班加點,清晨上班,深夜回家。有人勸她多考慮考慮自己的事情,她卻滿不在乎的説:“我和程式打了10多年交道了,突然停下來,還真是閒不住。”無論在哪個崗位,張祖麗都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新同志。有人勸她留一手,“你就不怕徒弟搶了你的飯碗?”她説:“我沒有想過那麼多,只知道,我教的是技術,傳的是事業的接力棒。”如今,她帶出來的徒弟都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幹,走上了關鍵崗位。

  又是一天緊張的工作開始了,很多人剛剛從睡夢中甦醒。那個瘦削、矯健的身影已悄悄地坐在自己的崗位上,手指敲擊鍵盤的聲音響徹機房,飄向遠方。這不是普通的旋律,這是中國航太人用0和1譜寫的,用智慧和汗水澆注的,來自外太空的最華美的樂章!(作者 謝波)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