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運載火箭發射隊凱旋

時間:2011-11-07 09:2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記者陳煒偉、王敏)11月的北京,寒意陣陣,但絲毫擋不住在北京火車站手捧鮮花、舉著歡迎橫幅的迎賓團隊的熱情,他們迎接的是自己的同事和家人--圓滿完成“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發射任務的運載火箭發射團隊。

  在“熱烈歡迎CZ-2F火箭發射隊凱旋”的橫幅旁,賈宜瑄抱著孩子等著火車進站,焦急和興奮寫在她的臉上。她的丈夫劉偉已經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連續工作了100多天。“雖然平時天天在一起,但是這3個月的分別還是覺得很漫長,心情隨著他的工作狀態起伏。”

  晚上8點15分許,從嘉峪關開往北京的T70次列車終於緩緩進站,人們簇擁上去,用鮮花和擁抱迎接歸來的121名發射隊成員。穿過擁擠的人群,賈宜瑄找到了劉偉。雖然坐了21個小時的火車,但劉偉並無倦意,精神抖擻地抱著兒子,和家人、同事説笑談天。

  “肯定會有壓力。”談起發射前的心態,劉偉坦言,他説按照流程和規範進行操作,最終實現了任務的圓滿完成,發射成功時“非常激動”。

  “現在的心情很興奮,回家了!”今年29歲的牟宇博士畢業後已經在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工作了3年,此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100多天裏他參與了兩次發射任務。牟宇還是一個6個月大孩子的父親,他坦言:“想兒子了。”

  “歡迎我們的航太英雄歸來。”到車站迎接隊員歸來的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郝照平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三個月的生活工作中,航太人的追求和信念起到了關鍵作用,那就是對事業的執著,做事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超過100分!”郝照平如此評價此次發射任務。他介紹,此次火箭發射任務在準時、入軌精度方面是歷史上要求最高的,很多新技術也都是第一次採用,總體完成情況比預期更好。“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將在明年發射,到時候要載人上天。對於載人火箭來説,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要做到萬無一失。每一次發射就像‘緊箍咒’,每做一次要求就更高。”

  33歲的容易,主要負責逃逸安控系統。對於這個“緊箍咒”,她深有體會。逃逸安控系統,是指如果發生意外可以幫助航太員脫離險境、安全逃逸的系統。用容易的話來説,從事逃逸安控系統研發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工作,但大家樂得默默無聞。“我們不希望它被用上,我們的工作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她説。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