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太喜迎五十年華誕 曾創下我國航太史多個第一

時間:2011-09-21 16:55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作為承擔今年“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任務的重要研製單位,上海航太今天迎來50週年慶典。據了解,上海航太曾創造了我國航太史上多個第一——第一枚擊落入侵高空偵察機的導彈在這裡交付;第一代中低空地(艦)空導彈武器系統在這裡研製;我國第一次實現一箭三星成功發射的火箭從這裡出征;我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這裡下線;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和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在這裡誕生。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航太研製的運載火箭已連續發射50次,創造了首發成功,發發成功的傳奇。研製併發射氣象、遙感、實踐系列衛星25顆,目前16顆衛星在軌穩定運作,覆蓋了低軌到深空各種軌道,在氣象預報、環境監測、科學實驗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形成了完備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研製和批生産能力,地空、艦空、空空導彈武器系統在國慶閱兵中威武亮相,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國威和軍威。承擔了我國載人航太、探月工程、高新工程等多個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在成功傳奇的背後,兩萬名上海航太人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的奮鬥之路。

  50年前,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高瞻遠矚,決定在工業基礎比較好的上海建設我國的導彈基地,從而揭開了上海航太發展的序幕。1961年8月1日,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的前身——上海機電二局宣告成立。1982年6月,機電二局改稱上海航太局。1993年改建為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代號中國航太工業總公司第八研究院,保留上海航太局稱謂。1999年,隨著十大軍工集團的成立,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隸屬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

  從第一枚探空火箭在浦東老港飛出地球8公里,到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4億公里,上海航太人奮鬥的腳步從未停止。半個世紀以來,上海航太人始終不改投身事業、矢志報國的情懷,始終堅持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韌勁,始終保持銳意進取、敢想敢為的魄力,勵精圖治、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深化改革,抓住一次次戰略機遇,實現了由單一導彈武器仿製,到導彈武器、宇航系統、航太技術應用産業和航太服務業四大主業並舉的歷史性跨越。

  50年來,上海航太始終堅持軍民結合發展道路,積極投身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航太技術應用産業創造了“五朵金花”(上海牌電視機、航太牌電冰箱、舒樂牌吊扇、航太牌收錄機、上海牌洗衣機)的輝煌業績。如今,在經過産業結構調整、企業重組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後,浴火重生,豪情滿懷地迎來了“二次創業”的春天,航太技術從天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目前,上海航太已形成“一城三區”(閔行航太城、東川園區、松江園區、浦江産業園區)、“五大基地”(內蒙古、連雲港、安徽廣德、無錫、湖州)的産業佈局,形成了支撐運載火箭、導彈武器、應用衛星、載人飛船、深空探測器等多領域發展的能力體系。同時,上海航太加大在全國二、三線城市實施新能源産業梯度轉移,形成了上海、內蒙古、江蘇連雲港為主體的百億光伏産業鏈發展格局。

  50年來,上海航太始終堅持富國強軍神聖使命,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航太事業發展做出了永載史冊的重大貢獻。這期間,上海航太以優質的裝備、週到的服務保障了部隊戰鬥力的快速提升,以先進的技術融入國民經濟主戰場,經濟規模快速壯大,“十一五”末,總資産達283億元,總收入達184億元。作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重要組成部分,上海航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發展,專業重組、集中建設、提升能力,整體實力得到顯著增強。 “十二五”還將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新能源動力鋰電系統、高端汽配、機電裝備等四大産業。為實現富國強軍的歷史使命,推動我國從航太大國邁向航太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沈文敏)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