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和美俄在太空技術“龜兔賽跑”?

時間:2011-11-08 16: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7日電 香港中通社4日發文説,西方航太界認為,中國太空計劃與世界頂尖水準還有很大距離,技術還沒有趕上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太空強國。但是,“兔子雖然跑得快,領先很多,正在睡覺;龜雖然慢,落後很多,卻毫不氣餒,步步前進。現在‘龜兔’之間的距離已大大縮小。”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太空計劃問題專家約翰遜?弗裏斯將中美太空項目的發展現狀比作“龜兔賽跑”。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載人航太又向前邁出了歷史性一步,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成功交會,這意味著中國突破載人航太三大基礎性技術的最後一道屏障——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中國這一太空技術起點高,“一步登頂”,為2020年建立中國空間站奠定基礎。美俄專家指出,到2020年,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將盡,而且未來“錢途茫茫”。屆時,全球有可能只有中國擁有太空站。

  目前代表全球最先進水準的空間合作計劃,是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合作計劃,其成員有16個國家。中國從2000年就開始努力嘗試加入這一空間合作計劃,想成為第17個成員國,但一直被拒之門外。但是,中國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據了解,中國在2020年前後建成的空間站核心艙和兩個試驗艙總計60多噸,加上一艘8噸級的神舟飛船和一艘13噸級的貨運飛船也不過80多噸,這個不僅小于目前400多噸的國際空間站,也小于早已墜毀的約130噸的“和平”號空間站,甚至不如美國當年的空間實驗室重。儘管在規模上有所不足,但是空間站上兩個實驗艙足以滿足多數空間科學實驗的需求。未來中國多項空間科學,尤其是天文觀測項目,將以空間站為載體實施。

  與此同時,由於經費限制,美國要到2017年才會發射其下一艘載人火箭。俄羅斯的太空計劃也飽受延誤及失誤的困擾,宣佈載人航太不再是其太空計劃的首要任務。到時,不管國際空間站是否進一步延壽到2025甚至2028年,但由於艙體的老化,中國2020年後建立的空間站,會是一個很有競爭力的空間科學研究平臺。

  西方航太界認為,中國太空計劃與世界頂尖水準還有很大距離,技術還沒有趕上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太空強國。天宮一號與美國太空總署六十年代的“雙子星”飛船試驗計劃相似,中方的神舟火箭計劃及對接技術,也相當於前蘇聯“聯合號”宇宙飛船的水準。但是,“兔子雖然跑得快,領先很多,正在睡覺;龜雖然慢,落後很多,卻毫不氣餒,步步前進。現在‘龜兔’之間的距離已大大縮小。”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太空計劃問題專家約翰遜?弗裏斯將中美太空項目的發展現狀比作“龜兔賽跑”。

  俄羅斯專家表示,中國在2020年之前建造自己的空間站是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20年,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將盡,它將撤離軌道並沉入海中。“誰也沒能想到,中國能以這樣的速度發展自己的航太技術。”

  時事專家表示,從“神舟”飛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宮”升空,事實上世人已經毫不懷疑中國人這种太空計劃“幾步走”的發展戰略終究會走到目的地,也完全習慣了中國人這種一次接一次的“前進了一大步”。中國的太空技術發展,打破了西方太空空間站技術的壟斷,也給和平開發太空資源增加了東方力量的一元,證明中國人有能力衝擊世界科技組前沿。(蘇一平)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